未来一个月广东将迎来甲流疫情高峰期,防控工作不断升级。在近期举办的2009年广东省中药防治甲流高峰论坛上,曾担任广州市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治中医组组长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病教研室主任钟嘉熙教授表示:从目前全球的“甲流”防控情况看,西药特效药耐药问题凸显,加上目前有报道称部分地区甲流病毒已发生变异,届时现有的疫情将重新来过,讲究辨证施治、因人施治的中医药可借此发挥积极作用。
外地处方并不一定适合本省居民
甲流第一波高峰已经过去,近段时间寒冷天气提前到来,推进了甲流第二波高峰的前移。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进行,中医药在治疗甲流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省中医院医教处处长张忠德介绍,从6月13日到8月8日本院共收治的35例“甲流”住院病例,通过一系列中医药有效治疗,患者退热时间和咽试子检测转为阴性的时间与西医治疗相当,表明中医药在“甲流”轻度症状治疗方面具有确切疗效,而且平均治疗的一天花费才76元/人。“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研究,中医药在防治重症患者方面的作用”,张忠德表示,国内当前的“甲流”防治重点已转移到如何有效阻断轻症患者向危重症发展,大家都在关注。
此外,张忠德介绍说,中医药治疗甲流的特点在于辨证论治,根据地域差异、个体差异以及病情差异。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广东气候潮热,容易造成湿热体质,其他地区公布的防治甲流中药处方,并不一定适合本省居民,建议市民最好使用广东省公布的防甲流处方。
中药退热较少反弹
张忠德介绍,从“甲流”临床治疗来看,中药退热时间较快,而且反弹的情况较少。在北京地坛医院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该院纯中药治疗甲流临床研究组负责人介绍,单纯以经过遴选的中药进行治疗,该院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1.5天。
专家分析说,中医药退烧不容易反复,这是因为中医退热是根据其发病的“寒热”采用不同的退热药方的结果。因此,中医药退热的方法更多,也更贴近患者本人的体质和发病情况。中华中医学会感染病专家、中山三院中医科主任杨宏志教授称,寒热是流感最常见的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个常见症状类型。中医治疗要根据这几类症状、发病地点时间等不同情况来辨证施治,治疗更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明显。
■预防
中药沐足、洗冷水澡
广东省中医院在治疗甲流患者时,用到中药沐足方法,杨宏志建议,现在天气寒冷,市民可以借助这个方法进行预防。中医药专家纪春玲介绍,中医认为双脚上有60余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的关系。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双足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功能。每日晚上睡前用43摄氏度的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保暖30分钟。
钟嘉熙教授还建议,勤通风洗冷水澡也是不错的预防措施。冲冷水澡应该循序渐进,从夏季开始延续至冬季,且应该每天坚持。针对香囊祛病的说法,钟嘉熙表示,香囊的原理是通过挥发出来的气味来达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戴戴香囊也无妨,但不要抱太大期望。
对于重症高危人群如何积极预防?中山三院中医科教授杨宏志表示,孕妇、儿童、老人、有基础病等高危人群,在出现以诸如参加多人聚集的活动、感觉疲倦,以及有流感症状如发烧、咳嗽、喉痛等情况,应及时找专业医生,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甲流”重症情况的发生。卫生部医学专家提醒,高烧3天不退者很可能是潜在的危重病人,重症病人高烧持续不下,剧烈咳嗽、痰多、胸闷,嘴唇发紫。
广东专家推荐的中药方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忠德与大家分享了医院在治疗甲流患者时,根据不同病症制定的辨证治疗方案。
风热犯卫型
治法:疏风清热
基本药方: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牛子、竹叶、芦根、薄荷、荆芥、桔梗、生甘草。对于苔腻者,药方中可加入藿香、佩兰;咳嗽重的,可加杏仁、枇杷;出现腹泻,可加葛根、木香。
中成药:可选用新雪片、羚羊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制剂、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风寒素表型
治法:辛温解表
基本药方:生麻黄、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北杏。头痛者可加川芎。
中成药:可选用正柴胡、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类制剂、细幸脑注射液等。
热毒壅肺型
治法:清热解毒
基本药方: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知母、浙贝母、桔梗、生甘草、黄芪、柴胡。出现便秘者可加生大黄。
中成药:可选用莲花清瘟胶囊、黄连解毒丸、银黄类制剂等。
气营两燔型
治法:清气凉营
基本药方:水牛角、生地、赤芍、银花、淡竹叶、丹参、麦冬、连翘、生石膏、瓜萎、栀子。便秘者加生大黄,出现高热肢体抽搐的,药方加入羚羊角粉。
中成药:可选用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痰热清、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