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3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贫血主要是由于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而引起组织缺氧所致,其表现:
1.一般症状,面色苍白或痿黄无华,指甲、口唇、眼睑缺乏血色,疲倦无力、头晕眼花、健忘耳鸣、精力不集中,也有皮肤干燥、头发稀疏。
2.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舌炎、呕吐,并有腹痛腹泻和便秘等。
3.呼吸和循环系统,心悸气急、脉搏快,贫血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4.其他,常合并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
患者根据自身的症状、病史,结合自己的营养状况和工作、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毒物、药品等,可以自我诊断为发生了贫血。但患者的验血检查结果是最确切的诊断。
药师提示
1.贫血的病因比较复杂,在药物治疗前应找出病因,以便进行对症治疗和适当的辅助治疗,如适当休息。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铁质、维生素的食物等。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去医院验血检查,以便适时终止服药。非缺铁的人不要补铁,补铁过量反而损伤心脏。
2.准确地诊断贫血的病因,当属血液化验及医生的诊断。当患者出现前面所说的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不适时,最好去医院求诊,以得到确切诊断并正确治疗。
可选用的非处方药
一、西药非处方药
1.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多为亚铁盐。用于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等)、营养不良、妊娠、儿童生长期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常用的药物有硫.酸亚铁(片剂、缓释片剂、糖浆剂)、维铁片(又名福乃得,为硫.酸亚铁、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复方制剂)、富马酸亚铁(片剂、胶囊剂、混悬剂、颗粒剂)、葡萄糖酸亚铁(片剂、糖浆剂、胶囊剂)、琥珀酸亚铁片、乳酸亚铁(胶囊剂、糖浆剂、口服液)等。其中以琥珀酸亚铁较优,其特点是铁在蛋白膜保护下避免与胃蛋白酶作用,不会造成黏膜损伤,减轻了大多数人因口服铁剂常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另外,本品为有机铁,非常有利于机体的生理吸收,且铁在血液中基本上维持一种稳定的浓度。各种补铁剂在消化道中形成黑色的硫化铁,可使大便变黑,属正常现象。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①叶酸,又名叶片酸、维生素M、维生素Bc),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肾及绿叶蔬菜(如豆类、菠菜、番茄、胡萝卜等)。用于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叶酸或吸收障碍等)、婴幼儿期、妊娠期叶酸需要量增加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本品还可用于因化学物质(如铅、苯等)引起的贫血。
②腺苷钴胺,又名辅酶维B12、辅酶维生素B12。该药是人体内维生素B12两种活性辅酶形式之一。是细胞生长繁殖和维持神经系统髓鞘完整所必须的物质。本品可直接吸收利用,活性强,与组织细胞亲和力强,排泄较慢。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疗效显著,若配合叶酸应用可增加疗效。本品还用于神经性疾患,如多发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营养性神经疾患以及放射线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二、中成药非处方药
贫血属于中医学“内伤血虚”、“虚劳亡血”、“虚黄”的范畴,其辨证如下:
(一)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语声低微、心悸气短、四肢无力、饮食无味、大便溏薄、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口唇指甲淡白,可有鼻衄、齿龈或皮肤出血,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治则健脾益气、补血养心。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