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3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诊室场景回放镜头1
2 岁的强强已高热两天,体温最高达到38.7℃,还说嗓子痛。来到医院检查,发现扁桃体明显肿大,而且扁桃体表面还覆盖着白膜,经检测证实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医生嘱咐家长给孩子服用阿莫西林——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而且要坚持10 天;体温超过38.5℃要口服退热药物。家长听了感到很疑惑:选择“高级”一点的抗生素是否能好得快些?短时间内能不能控制炎症?孩子体温正常后还用抗生素是否会造成不良反应?……
诊室场景回放镜头2
同为2岁的静静也是高热两天,嗓子痛。检查发现孩子咽部不仅充血明显,而且还长了很多小泡,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医生嘱咐家长回家后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体温超过38.5℃口服退热药物,给孩子吃凉些的奶、粥等流食。听到这样的嘱咐,家长总觉得不踏实:孩子嗓子红难道不是炎症吗? 为什么不给孩子消炎?不用抗生素,炎症能消吗?
看起来相似的病例,为什么一个要服抗生素,而且要服10 天,另一个却不用服抗生素?其中的关键是引起炎症的原因不同。
发炎、发烧:免疫系统抗感染的过程
通俗地说,炎症就是人们常说的“发炎”,表现为红、肿、热、痛。炎症可能是感染性炎症,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自动防御反应,但有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
那什么是感染呢?感染是病原菌侵入人体后,对人体局部或全身造成的损伤,同时也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参与抗感染的过程。比如:细菌感染时,血液中白细胞急剧增加,并且涌向感染部位,就会出现强强那样的情况:肿大的扁桃体上覆盖了白膜——聚集的白细胞。病毒感染是血液中淋巴细胞急剧增多,涌向感染部位,就会出现静静那样的情况:咽部出现很多小泡——淋巴滤泡。
人体免疫系统参与抗感染的过程还表现为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感染。发热对孩子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会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但是,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9℃,有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甚至产生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所以,当孩子体温达到38.5℃时,就应服用退热药物。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和布洛芬(美林)。
细菌感染:必须用抗生素彻底消灭
那么如何消灭感染,也就是如何抗炎呢?现在广为使用的抗生素其实只能针对细菌,有个别的还可针对支原体等。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或破坏细菌的生长,起到消灭细菌的作用。细菌是活体微生物,各自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针对不同细菌感染,医生会推荐作用相对较强的抗生素,而不是最高级、最贵的抗生素。强强患有扁桃体炎,原因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氨苄青霉素对其杀伤力最强,所以阿莫西林成为首选。
人们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细菌也锻炼了自己的耐药能力,如果一次不使其彻底死亡, 当这些细菌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时, 它们对用过的抗生素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 这些细菌对这种抗生素不再敏感, 抗生素也就无法再杀灭细菌了。所以, 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把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嘱咐强强的家长一定给孩子使用10 天抗生素的道理。
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适得其反
如果是病毒引起的感染,抗生素却爱莫能助。一般病毒感染,特别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自愈,病程多在3 ~ 5 天。也就是说,病毒在人体内存活时间有限。只要病毒感染期间孩子症状不太严重,比如:退烧较快,吃饭、排便等基本正常,病毒就可以在人体内自然死亡。静静就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医生没有给静静开抗生素。
病毒感染期间,使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会导致人体特别是肠道内菌群失调。人体的开放器官,包括肠道内都有一定数量的正常菌群,它们是人们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抵御有害菌的侵袭。如果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或使用抗生素不当、过量、长久,都会破坏人体内的正常细菌。抗生素不会识别哪些细菌对人体有利,哪些细菌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将抗生素称为盲人杀手。如果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就可能为其他有害菌进入人体制造机会,形成继发的“二次感染”。
另外,感染期间除了可能使用抗生素之外,对症(发烧、咳嗽、脱水)治疗也非常重要,比如体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药;喝足够量的水预防脱水;适当吃一些化痰止咳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习编辑:周云霞)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