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3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流感季节到来,人人诚惶诚恐,为了感冒早好,许多人都是去药店胡乱买些药吃了了事。其实不同的感冒药适应于不同的症状,如果选错了药,不但治不好,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
选药须知
1. 感冒初起,鼻塞、咽干、流涕、打喷嚏、流眼泪等(临床称为卡他症状),可选用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
2. 畏寒,发烧,头痛初起,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痛,可选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贝诺酯、牛磺酸等,复方制剂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3. 感冒症状较重,发热,头痛,流涕,打喷嚏,鼻塞,咽痛,咳嗽,咯痰等,可选用含有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二氧丙嗪、人工牛黄、右美沙芬等的复方抗感冒药。
4. 服用抗感冒药时,要注意只用一种,不应重复用药,否则可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坏。
5. 应用含有伪麻黄碱的药品抗感冒时,老年人、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等患者谨慎使用。 6. 凡驾驶机、车、船人员或其他机械操作者,工作时间内禁用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前列腺肥大患者也要谨慎使用。
对症选药
西药非处方药
1. 单方解热镇痛药
(1) 阿司匹林(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与本品作用完全相同的衍生物有阿司匹林钙脲散、阿司匹林舒胶囊、阿司匹林维生素C片等,均可选择使用。
(2)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又称扑热息痛、醋氨酚、必理通等。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过敏及对其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可应用本品。必理通适用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及全身不适。
(3) 布洛芬(Ibuprofen)又称芬必得、易服芬、芬尼康、安瑞克等。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等。
(4) 萘普生(Naproxen)又称芬斯叮、倍利、消痛灵等。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偏头痛、头痛、痛经,也用于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5) 贝诺酯(Benorilate)又称扑炎痛、苹乐来、乙酰水杨酸酯等。本品有解热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为小,常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神经痛。
(6) 牛磺酸(Tanrine)又称氨基乙磺酸、润宁、泰瑞宁等。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之作用,用于缓解感冒初期的发热。
2. 复方抗感冒药
(1)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Compound Paraceli and Ama-ntandine Hydro Chloride Capsules)又称快克,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疼痛、鼻塞、咽痛、流涕、打喷嚏等。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治疗。
(2) 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Compound Pseudoe-phedrine Hydrochloride 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又称新康泰克,由盐酸伪麻黄碱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组成。盐酸伪麻黄碱为鼻粘膜减充血剂,有效消除鼻部粘膜充血,增加鼻腔通气量,帮助恢复呼吸畅通。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可以进一步缓解感冒、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所致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特别适用于缓解上述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能使患者在感冒早期及时得到治疗,使症状得到很好控制,缩短病程。同时,新康泰克采用独特的缓释技术,可以使药物持续地释放,避免了患者服药后出现血药浓度波峰波谷现象,增加了药品的安全性。
(3) 复方氨酚葡锌片(Compund paracetamol Zinc Gluconate Tablets)又称康必得,可用于缓解由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多痰等症状。
(4) 美息伪麻片(Compound Pseudoephedr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又称白加黑。本品由白片和黑片组成。日用片为浅色,含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夜用为黑色。除上述成分外,增加了盐酸苯海拉明。 抗感冒复方制剂除上述外尚有多种,如美扑伪麻口服液,酚咖片(加合百服宁),双分伪麻片/美扑伪麻片(百服宁日夜感冒片)等。
中成药非处方药
1. 风寒感冒症 患者严重怕冷,轻度发烧,头痛,流清涕,咽喉痒,咳嗽,痰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可选用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感冒清热颗粒等。
2. 风热感冒症 患者热较明显,轻微怕风,汗出不畅,头痛,流黄浊涕,痰粘,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可选用风热感冒冲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柴胡口服液、羚翘解毒丸。
3. 暑湿感冒症 患者发烧,轻微怕风,头昏,流浊涕,胸闷,恶心,小便少,有中暑等症状,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广东凉茶等。
正确用药
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虽属药效较温和、安全的药品,但吃药前应特别注意包装上的说明及标示,如用法、用量、服用时间、适用症状、效果等,不可随意服用。
服西药
1. 一般人用药
⑴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体质的人,用药须特别小心。阿斯匹林的副作用是较伤胃,所以肠胃状况不佳者不可过量。服用胶囊或其他特殊药品时,除非医生特别交代,否则不可咬碎或磨碎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⑵严格遵守服药时间,不可擅自提前或挪后。 ⑶药丸请用开水送服,切勿干吞,也不能用茶、牛奶、饮料等送服。 ⑷吞食胶囊前先喝水润滑食道,以免造成胶囊粘在食道中发生意外。 ⑸有些药物服用后不可立刻躺下,以免造成食道灼伤等,请遵医嘱。
⑹服药后不可饮酒,不可喝含酒精的饮料,也不能吃葡萄柚,因为酒极易增强药的副作用,而葡萄柚含黄酮类成分,与特定的药物同时进食会有药物过量的危险。
⑺服用有沉淀物的药液时,吃前应先摇匀,以保证药量正确。
⑻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可过量。
⑼吃剩的感冒药,切勿让其他感冒患者服用。即使同为感冒,其病因及个人体质也各不相同。
⑽感冒时,不要擅自服用上次自己感冒时吃剩的药。首先是药品保质期的原因,其次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感冒的原因也不一定相同。
⑾勿吃来路不明的草药或偏方。
⑿从医院拿回来的药,需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免药物变质。
⒀有些感冒糖浆含有“可卡因”,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导致成瘾。
2. 小儿用药
婴幼儿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免疫系统还未接触过各种感冒病毒,因此比较容易感冒,而小儿的用药剂量和成人也有所不同。所以小儿服药应特别注意:
⑴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小儿服药,如说明书上说6~10岁的孩子一天服3次,一次服3颗;3~6岁的孩子一天服两次,每次服2颗。若你的孩子5岁,则只能按后者的规定服用,千万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和药量。
⑵购买药品时,不要选用胶囊或颗粒较大的药品,以免给小儿服用时引起窒息。医生开的药物若比较大颗,可碾碎后再给小儿服用。
⑶将买回的药放在小儿够不到的干爽的地方,以免孩子误食
3.孕妇 孕妇感冒时服用任何药物,均需医生同意。但仍要特别注意:
⑴怀孕初期三个月内,如果随便服用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导致胎儿畸形或孕妇流产。
⑵怀孕末期也不能任意服用解热药,以免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
⑶孕妇不可食红花或药性猛烈的药,因红花有活血功效,所以孕妇最好不要自行服用草药以免影响胎儿及孕妇的健康。
⑷目前已知对胎儿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有:雌激素类、雄激素类、抗癌药、麻醉药、口服避孕药、口服抗凝血药、口服降糖药等。
4.老人
老人不管在肠胃吸收力、肝及肾代谢药品的能力都比年轻人差,感冒时不要随意到药店自行买药,最好是去医院治疗。
家中若有记忆力不好的老人,家人应特别注意老人的服药时间、剂量和服药后的情况,如有痒、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送其到医院。
服中药
1. 一般人都有“西药治急症,中药养身、治慢性病”的观念,因此,有人因为服用西药感觉没有效果,而想改吃中药,甚至有人即服用西药又服用中药。若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应间隔1~2小时,也就是让胃部排空,以免药物相互作用。
2. 中药西药同时吃或打算停服中西药前,应告诉医生,征求医生的意见。以气喘患者为例,有些类固醇药物是不可私自停用的;同样,高血压患者也不能任意停用降压药。所以,在决定停西药或打算配合服用中药前,一定要告诉医生,以免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
3. 服用中药病好后,切不可不经医生同意,随便推荐给别人吃。因中医主张对不同体质、不同的疾病发展症状来辨证治疗,因此,对自己有用的药对别人不一定有相同的功效,弄不好还可能延误了别人的治疗。
4. 当归、枸杞等可增强身体免疫力,但有自体免疫系统问题的患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应注意不可随便服用上述药材。
5. 很多人有病喜欢喝药酒,但要注意的是,除了药材的新鲜度(有些泡酒的药材是发霉的)外,药酒本身性温补,不适合高血脂、肝功能不佳的患者,饮用时需多加小心。
6.服中药时应以温开水送服,不能用汤、果汁等。在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绿豆汤等。
(实习编辑:李俊芳)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