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3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如果能注意口腔保健,80岁完全可以有20颗牙。牙不是老掉的,而是由于牙病“病掉”的。但是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不尽如人意,相对而言,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问题更多、更严重。许多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病率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第三届牙科预防保健研究会将糖尿病与牙周疾病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有些牙周脓肿反复发作的患者,经检查发现了糖尿病;而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牙周炎者,控制糖尿病后,牙周病获得好转。糖尿病究竟与口腔病变有哪些关系?能不能预防?怎样防治?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主任周曾同教授。
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口腔病问题?
与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并发症相比,口腔并发症是一个尚未引起充分重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大家知道,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它的暴发性流行与我国由穷到富的经济发展相平行。无独有偶,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也有同样趋势。两者之间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一定的内在关联。那就是食物谱、生活节律、精神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环境因素的恶化。
糖尿病患者易发哪些口腔疾病呢?
我们曾经对糖尿病住院病人作过调查,发现这些病人中发生龋齿、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龈炎、牙周病以及多种口腔黏膜病的比例大大高于正常人群。即使与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其他患者群体相比,其比例也大大提高。更有意思的是,在口腔肿瘤、口腔溃疡、口腔糜烂性损害的就诊患者中,如果细致地追问病史,可以发现许多人有糖尿病史。有些人是在口腔科就诊的化验检查中才发现血糖升高,后经内科医师进一步检查诊断为糖尿病。
龋病是一种牙齿的疾病,怎么会跟糖尿病有关呢?
乍听起来,两者好像联不起来,其实龋病的发生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食物因素,那些黏乎乎的、甜的、容易发酵变酸的食物会对牙齿硬组织产生腐蚀;第二是微生物因素,致龋菌中的变形链球菌、黏放菌等等是口腔内的“常驻” 菌,平时受到其他细菌的共存抑制,达到一定的平衡,一旦细菌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和平共处”的局面就会被打破,致龋菌便猖獗发威;第三是宿主因素,包括牙齿的窝沟点隙等薄弱结构和免疫力;第四是时间因素,长时间的口腔清洁工作做不好,就会“积脏成疾”,发生龋病。糖尿病患者恰恰与这四方面都有“瓜葛”。其高血糖状态使唾液中的含糖量增高,使口腔酸性增加;由于唾液量减少,对牙齿的冲洗自洁作用下降,对致龋菌的抑制能力减弱,打破了菌群平衡;同时唾液中免疫球蛋白SIgA、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减少,牙齿的免疫功能和再矿化水平下降,因而患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糖尿病与牙周病又有什么关系呢?
牙周病是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疾病,往往累及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表现为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和溢血溢脓,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移位,严重者可以全口牙齿脱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牙菌斑和牙结石,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嗜烟、长期疲劳、精神压力大、文化程度低、收入少而不能维持口腔健康环境等。其中,除了牙菌斑和牙结石是重要的局部始动因素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就是最主要的“背景”因素了。
研究表明,内分泌紊乱,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分泌紊乱对人体的防御机制有很大损害。同时还影响到机体的修复能力。因此,糖尿病患者对存在于牙颈部的结石的机械刺激以及牙菌斑内细菌释放的毒素就缺乏抵抗力,牙周组织易受伤害。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终末产物增多和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牙周胶原纤维变性和牙周细胞的修复功能下降,加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物能为致炎细菌提供营养,所以一旦发病,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大大加快病程发展。
更应引起重视的是,糖尿病与牙周病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外有人将此归纳为“3S”。即Silenc Disease (隐匿发病),Social Disease (具社会性质的疾病),Self Controllable Disease(可自我控制的疾病),所以在防治两病中也有许多需要共同注意的地方。例如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口腔卫生,避免劳累等等。
有人提出,牙周病与糖尿病是互为因果的,其理由是,有资料证实牙周袋中的革兰阴性菌分泌的内毒素可以进入血液破坏抗体,造成胰岛素分泌失调,进而引发糖尿病。所以控制牙周感染也是长期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糖尿病患者还易出现哪些口腔黏膜损害呢?
口腔黏膜是覆盖在口腔内的一层软组织,有免疫和机械屏障、吸收、感觉等多种生理功能。正常的口腔黏膜应该是粉红色、光滑湿润、柔软而有弹性、完整而无破溃的。口腔黏膜是靠基层细胞不断更新代谢维持其生理功能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内分泌紊乱,直接影响到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对细胞的营养提供,使上皮细胞常常处于“饥饿” 状态,因此黏膜菲薄,抗磨擦能力下降,常常会出现黏膜充血、渗血、疼痛。糖尿病患者的唾液分泌量下降,又使唾液对黏膜的冲洗作用下降,食物中的不良刺激物因此“大发淫威”,进一步损害黏膜。同时,因为免疫球蛋白的减少,又使黏膜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有害微生物得以繁殖。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黏膜常常会出现溃疡、充血、糜烂、感觉异常、干燥、萎缩以及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等症状。
对于患有口腔黏膜病的患者来说,如果合并有糖尿病,那么不仅其病程可能会更加迁延,病情会加重,而且给用药带来很多限制,会影响到疗效。
当然,某些口腔黏膜病本身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性舌乳头萎缩。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病情,就可有效地治好口腔黏膜病症。
存在口腔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需要强调的是,内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都应该树立起“糖尿病口腔并发症”的概念。即:在对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治疗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其口腔问题,应该将其列入综合治疗方案中。相同的是,口腔科医生在询问病史中一定不能遗漏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关心,一旦发现可疑,应作进一步检查诊断。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如能有效控制血糖,其牙周炎症感染也消退得快。
此外,口腔病患者在接受全身治疗中,应尽可能避免可能引发糖尿病的药物和治疗措施。如已合并糖尿病或曾有血糖升高病史,那么,应尽量避免服用激素类药物,含糖类药物(如含片)等。必需服用时也应取得内科医生的首肯。
怎样预防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等病?
可以采用三级预防的办法。
一级预防:是指以促进口腔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例如:①主动接受口腔保健指导,树立口腔卫生意识;②正确使用刷牙方法,提倡使用牙线等清洁保持工具;③定期到医院口腔科检查口腔健康状况;④定期洁牙;⑤纠正不良习惯(吸烟,咬唇咬颊等),增强体质,合理饮食,调节情绪,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二级防治: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口腔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对不良修复体、残根残冠要早作处理;对口腔黏膜症状要早就医,早检查,排除某些恶性疾病等等。
三级防治:是对于已经出现的龋病、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要采取积极的治疗。龋病可通过去龋、备洞、充填来修复,牙髓病或根尖周病则要通过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来治愈;牙周病可以通过局部用药(牙周袋内置药物)和全身用药等保守方法,以及龈切、翻瓣、牙周袋刮治、骨移植等手术方法进行系列的综合治疗;口腔黏膜病则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药物和手术相结合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来取得疗效。
最后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注意您的血糖,也要留意您的口腔!有了健康的口腔,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实习编辑:陈静梅)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