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0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近些年来,由于药物的滥用,使一些不良反应程度正在加重,其范围也在扩大,已造成一种严重的公害。
所谓耐受性,是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常见的药物有麻黄碱、亚硝.酸类及巴比妥类。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这多是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剂量不足、疗程不够、该联用时单用,以及不科学的联用等),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后,一是会影响疗效,另外,也增加这种耐药的病原体感染他人的危险;还有长期广泛的耐药,会造成这种药失效。
目前,我国抗生素耐药的状况较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据我几年前收集的资料显示,目前,一些大医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等的耐药者达90%以上,对头孢菌素耐药率30%~40%,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及庆大霉素等的耐药性可高达60%~70%,痢疾杆菌对复方磺胺异唑唑、四环素等耐药性也为50%~70%。
■在这里,要特别谈谈有关激素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常提到的激素,实际上主要指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这类激素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等作用,疗效确切、见效快,因而临床用途十分广泛。近年来由于激素种类、剂型多,购药方便,价格适中,激素的滥用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综合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适应证掌握不好,不该用甚至不能用的患者用了;②使用的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③长期使用者骤然停用,造成疾病反跳(发作或复发)或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即所谓“上马容易下马难”(指用上激素,症状很快减轻,一旦停用或减用,病情就反跳);④对一些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在没有有效抗感染的前提下使用激素等等。因而造成临床上使用激素的患者,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者。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肥胖(库欣综合征)。激素引起的肥胖有其特征。由于激素引起机体脂肪的特殊分布,使患者脸部变圆,背部脂肪堆积,即所谓“满月脸、水牛背”;激素可引起多毛、痤疮、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眼压升高、水肿、骨质疏松、严重脱钙等;激素还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菌群失衡、二重感染、低血钾以及结核播散等。激素的使用除了医生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尽力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出现外,作为使用激素的患者也应了解有关知识,严格遵守医嘱并主动配合医生用好激素。
■致畸、致癌是药物不良反应中较为严重的
虽然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较上述不良反应药物相对较少,但因不良反应严重,所以要更加重视。
■中药的毒性问题
一般群众普遍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一般来说,中药比西药的毒副作用少,但并不等于中药就无毒,有些中药还有剧毒,如服用不当,可中毒致死。
中药不良反应是逐渐被发现的,并有明显增多趋势。据国内药品管理部门报道,中药不良反应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3.24%,能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多达460种,其中36种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一半以上。
这些药物按报道不良反应的例数多至少的顺序是:乌头类、雷公藤、板蓝根、蜂巢制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鱼腥草、竹黄、穿心莲、黄连素、丹参类、蝮蛇抗栓酶、柴胡类、蛇胆川贝散、速效伤风胶囊、人参类、蟾酥、蓖麻子、红矾、三七、雄黄、风油精、云南白药、天麻、全蝎、速效感冒片、斑蝥、川芎等。近期国外报道的中药“关木通”引起的慢性不可逆肾损害,也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
怎样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危害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药物研制、生产、销售、管理、医院及医患双方的方方面面。
在此,我仅想就患者及人民群众应注意的事项提供参考:
1.有病应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尊重经治医师处方意见,严格遵医嘱服药。服药期间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根据反应的程度及症状轻重,做好记录,特别是药品说明书中没有提出的一些症状,应及时反馈到诊治大夫处,听取大夫的处治意见。
2.生病时绝不能到条件简陋,更不能到无证(无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或医疗机构行医执照)、游医、巫医处看病。因为这些未获得正规执业资格的非法行医者,医疗条件简陋,消毒、无菌观念缺乏,又胆大妄为,加之又缺乏诊治和药物使用的科学知识,所以最易造成医疗纠纷,频发药物危害。
3.因患一般病或因某些原因不能去医院就诊,需要到药店自购非处方药者,要向药店药师讲明病症和需购药名称,征得药师同意后,要问清所购药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禁忌证、用法用量,并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
4.对家中自备药物,要分门别类,妥善保管,过期失效的一定要丢弃,不能再服用。严格对麻醉药物、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药物的管理使用,一般不得随意在家自备自用注射药物。
5.随着自我用药范围的扩大,出现了非处方药(简称OTC),即某些药物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不需要医师处方,患者及家属可直接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书就可以自行购买使用的药物。
由于这类药物具有“安全、有效、稳定、方便”等特点,目前在我国OTC药也越来越多,我国已颁布的中西药共有数百品种。OTC药物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也不像处方药的不良反应较多,但使用中并不意味着这类药物绝对不会发生问题,如抗组胺药(抗过敏药)均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如果患者因病情需要又同时使用了作为处方药的镇静助眠药,就可能发生危险;还有不少退热、抗感冒的OTC药,都含有扑热息痛,该药剂量过大,可损害肝、肾功能;此外还有一些止咳药、抗胃酸药、轻泻药、减肥药等等,滥用也会造成不少危害。
因此,大家对OTC药物也要有正确认识,特别要了解常用OTC药物的合理使用常识,仔细阅读药品外包装、说明书,了解其适应证、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售药单位反映,并找医师诊治。
6.“久病成良医”,一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对于自己用药的情况(用药品种、剂量、疗效、毒副作用等)较了解,但到医院就诊时,仍应主动向医师介绍平时用药情况及用药过敏史,以供经治医师用药时参考。
7.老年人及儿童的药物自用,要特别慎重。家长不能将成人的用药随意用于儿童。老年人由于肝、肾的代谢和解毒功能降低,药物的疗程和剂量也应与成年人有所区别。
8.由于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无效,所以平时一般感冒,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如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9.激素(含外用激素)、催眠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医嘱,绝不能擅自乱用。
10.口服青霉素(如阿莫西林等)由于疗效好,价格适中,药店里随便可以买到,省去了到医院挂号、皮试等不少麻烦,已成为民众自购药中的主要药品。由于广泛使用,近些年来有不少报告由于未做皮试而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者。因此,使用口服青霉素者一定要先做皮试。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梅一多)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