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15 来源:药品网ypw.cc 作者: 我要纠错
今年4月,上海医学专家在杨浦区部分幼儿园和小学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哮喘儿童未得到规范治疗。
成人哮喘的治疗情况同样如此。尽管最近进行的全国性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仍在统计之中,但上海的临床医生们“感觉不乐观”:“虽然相比过去也许有了一点进步,但哮喘病人的控制率估计仍只有6%左右。”
控制率上的“一点进步”,远远不能应对哮喘患者人数的急速增加。瑞金医院呼吸科主任万欢英说,中国内地至少有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一半是儿童。
新华医院儿内科主任、儿童哮喘专家鲍一笑连续多年对杨浦区部分哮喘儿童作流行病学调查,他发现:1990年,这一地区儿童中的哮喘发病率接近2%,2000年上升至4.5%,2011年的最新调查显示,比例再次上升,已接近8%。
“大致估计,上海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每10年翻一番。”鲍一笑分析了欧美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这种疾病的发展趋势,发现欧美的哮喘发病率可能已经到达顶峰,约在20%-30%之间,而中国的哮喘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之中”。
近20年中国哮喘发病率为何增长迅猛?
哮喘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疾病,患者的气管由于炎症而肿胀,呼吸管道变窄,导致呼吸困难。哮喘发病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
为什么近20年来,中国的哮喘发病率会如此迅猛地增长呢?
鲍一笑说:“哮喘是一种高遗传性的疾病,就是与基因有关。但近年发病率猛增,肯定不是因为中国人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诱因在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城市里树木花草越来越多,过敏原花粉随之增多。化学物质使用日多,也增加着过敏原。还有就是汽车及其尾气排放量激增,虽然汽车尾气并不是过敏原,但万欢英指出,尾气可以对哮喘病人的气管产生刺激,引起发病。
近20年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更助长了哮喘发病。人们越来越爱吃,吃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接触各种过敏原的机会因此增加。城市里快节奏的职业生活让人疲惫烦躁,处在高压力状态下的人体会释放某种介质,一些人被诱发哮喘。
万欢英说:“过敏原有上千种,刺激因素又在增多,哮喘发病防不胜防。”
不仅如此。近年还有一种“卫生假说”,指出“城市人太爱干净”可能与哮喘发病率增高有关。鲍一笑解释:因为爱干净,人们感染病菌的机会减少,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随之下降;与此同时,抗过敏的能力弱化。在这种“卫生假说”里,感染和过敏是相互抑制的关系,感染少了,过敏就增多了。中山医院呼吸科的金美玲教授同意这种说法:“尽管尚没有看到正式的科研报告,但临床上的确发现有这样的现象。”
病人怕“激素”,许多医生也不恪守治疗规范
哮喘诊治专家认为:“我们也许无法阻止哮喘发病率在人群中的总体上升,但这种病是可防可治的。现在的问题在于防治体系建设。”医学界用“控制率”来评估患者的治疗情况。“高增长率、低控制率”,是目前中国哮喘治疗的尴尬现状。
金美玲说:“对哮喘的规范治疗,中国的专科医生们早已有了共识。全国性的治疗指南始终在修订、完善中,国际同行在治疗上有一点改变和进步,我们就会尽快写入指南,告诉全国的医生们。”在这些“共识”中,让患者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即吸入喷雾治疗,是哮喘的标准治疗方法。
但遗憾的是,恪守规范的医生仍然很少。中国患者对“激素”非常警惕,一旦听说要长期使用,就想尽办法逃避。最典型的办法,是躲避哮喘专科医生。万欢英在一次义诊时遇到的一个女患者,令人心痛:她为了逃避吸入喷雾、逃避“激素”,10多年来一直网购某种保健品,最近发现控制效果变差了。万欢英说:“她不知道,多数所谓保健品里添加了比喷雾剂量更多的激素!否则怎么可能有效?现在效果变差,是因为激素力道已经不够,要加量了。”
很多不规范治疗的病人,最后都进了抢救室,抢救时用的全身性激素,副作用远远大于“吸入喷雾”——“为了躲避低剂量的激素,最终却用上了高剂量的全身性激素,你看看!”专科医生们反复强调,长期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是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也是安全的。
规范治疗只靠专科医生,实在势单力薄
“多年来,我们发现教育医生的难度,竟然大大超过教育患者。”鲍一笑、金美玲不约而同地这么说。他们都曾参与各种形式的医生教育。
让金美玲印象深刻的是给社区全科医生上继续教育课程。“社区医生大概真的是太忙了,都不愿意来上业务培训课。”金美玲发现,如果有区卫生局的人到场点名,上课人数就多,反之就很少。
鲍一笑说:“我一次门诊最多看30多个病人,上海所有哮喘医生加起来看的病人数量,也不及总量的一个‘零头’。社区医院又靠不上,我们只好另想办法。”
今年起,上海市教委和市卫生局在杨浦区启动了“医生进校园”试点项目,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医学、儿童保健、心理学等专家进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校园指导校医,共同为儿童健康服务。鲍一笑是杨浦区首批26名专家之一。
“我们正在设计儿童哮喘校园防治的程序,只要加载到幼儿园等的电脑系统中,就能记录儿童哮喘长期跟踪档案。”鲍一笑说,这个项目有两部分任务,一是确诊可疑病患,二是规范治疗,包括请老师和校医一起给患儿家长做工作,说服他们接受规范治疗。
在接受采访时,医生们提出了很多建议:
——家庭医生参与慢性疾病防治应提高效率,减少事务性工作,做到忙而有效;
——医生在职培训必须系统化、规范化,为防随意缺席,“点名”看来必不可少;
——非专科医生不要越俎代庖,给哮喘病人不正确的治疗建议;——保健食品,尤其是打着中成药旗号的,有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不能再让混有激素的“保健品”贻误患者;对医药、医疗宣传广告也必须严查严管。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