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01 来源:药品网 www.ypw.cc 作者:药品网ypw.cc 我要纠错
王先生的儿子3个月大时,只要一哭闹,右大腿根处阴囊上方就鼓出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包块,用手按一下或者孩子躺一会儿这个包块又消失了。王先生带儿子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俗称小肠疝气。考虑患儿太小,当时大夫建议先暂时观察。今年9月份开始,王先生儿子的腹股沟疝出现过两次嵌顿,也就是包块回不去了,都是到当地医院急诊后由医生推回去的。看着儿子受的罪,王先生再也不敢耽误了,赶紧带着儿子来到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的疝和腹壁外科。
医生认为患儿子符合手术条件,患儿入院后第二天就接受了手术治疗,20分钟就结束了手术。令王先生没想到的是,现代儿童腹股沟疝的诊治如此简便,从入院到手术,前后没超过24小时就解除了患儿几个月的痛苦。
部分周岁内患儿可保守治疗
儿童腹股沟疝多为先天性斜疝,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腹股沟疝发病率从0.8%~4.4%不等,早产儿可达到30%。腹股沟斜疝的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由于男孩右侧睾丸下降较晚,故右侧腹股沟疝发生多于左侧,少数为双侧。
与成人腹股沟疝症状相同,儿童也以腹股沟区包块为特征。患儿腹压增高时(如站立、蹦跳、哭闹、咳嗽、便秘等),腹股沟区会出现包块,平卧后包块可消失。包块突出时可伴有疼痛及下坠感,两岁以内儿童持续哭闹且找不到原因时,要考虑腹股沟疝的可能。
非手术治疗常用疝带疗法。1岁以内的部分患儿腹膜鞘状突还有自行闭合的可能,可采用小儿疝带或棉纱束带压迫腹股沟区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简单,无损伤,但需要专科医生确定内环口位置后方可实施。该方法适用于未出现腹股沟疝反复嵌顿的患儿,治疗可持续至患儿1岁左右,如症状仍不消失,则表示已无自愈的可能,应接受手术治疗。而半岁以上的患儿如出现过腹股沟疝的反复嵌顿,也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以免出现危险。
6岁以下均可腹腔镜治疗
对于已无自愈可能或者出现反复嵌顿的患儿,以及疝囊较大的患儿均应行手术治疗。新生儿组织娇嫩,解剖层次不甚清楚,手术有一定难度,建议在有条件的专业医疗单位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病原因是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因此一般仅行疝囊高位结扎即可。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分离疝囊达疝囊颈处见到腹膜外脂肪时高位结扎疝囊,患儿通常需要卧床3~5天。
微创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不需要解剖腹股沟管,不需剥离精索组织,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卧床。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广,可治疗斜疝、复发疝、嵌顿疝、直疝等。
腹股沟疝虽然是儿童常见疾病,但每名患儿的病情却又不尽相同,故只采用一种或两种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们总结出一套个体化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方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目前,我们对6岁以下儿童疝均采用腹腔镜下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也无明显的切口瘢痕,可收到微创及美容效果。而对7~18岁的较大患儿,则需根据疝的大小区别对待。如疝囊较小、疝环缺损不大时,仍可选择腹腔镜下的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而对于疝囊较大的患儿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效果不好,复发率高,因此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还应对腹股沟管的后壁进行修补和加强。目前我们使用可降解的新型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开放手术修补这部分患儿的腹股沟疝,从2009年随访至今,无复发与其他并发症发生。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1~2周,患儿要避免出现感冒、咳嗽、发热的症状。
◆儿童疝微创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需15~20分钟,开放生物补片修补术需20~30分钟。两种手术术前均不需下尿管,术后不需打点滴;术后6小时可下地活动、进食;术后当日即可出院;伤口均不需要换药和拆线。
◆患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要分别来门诊复查,术后2~3个月患儿应尽量避免过度哭闹及剧烈活动。
无相关信息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