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共同发起并组织专家编写的《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防治技术指南》在京发布。作为中国首次针对特定细菌所引起的儿童感染性疾病防治指南,其横跨预防与治疗领域,实现临床微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治疗学和预防医学紧密结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王撷秀表示,《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从此有了规范化、专业化的指导建议。《指南》特别指出,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应采用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方式进行保护。而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还能使小儿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病率下降,并使婴幼儿鼻咽部肺炎球菌带菌率降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降低肺炎球菌的耐药性等。此外,为婴幼儿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还具有群体免疫效应,能使未接种疫苗的其他人群包括老人、免疫缺陷等人群受益。中国CDC曾光教授针对目前因疫苗事件导致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质疑则指出,不能因为疫苗事件而怀疑预防接种的意义。
曾光教授指出,疫苗绝对安全的说法并不确切,关键是比较。接种和不接种相比怎么样?疫苗之间相比怎么样?成功的疫苗和不成功的疫苗相比怎么样?
中国首席流行病科学家曾光说,接种天花疫苗也有反应,但是必须接种,狂犬疫苗接种有较大的反应,但是为什么还要接种,是降低整体风险。他说,疫苗研制不成功,副作用大于防护作用,必须要停,上个世纪我国也有过不成功的疫苗,就停止了。曾光说,希望保护,也有风险,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有些纠缠不清的问题比如是疫苗的问题还是偶发事件,专家和医生有时都无法判断,需要非常专业的专家进行鉴别。
曾光教授说,甲流疫苗相对也是安全的,但是肺炎疫苗更安全,目前全世界已有3亿多儿童进行了接种,包括各个种族。绝对安全才接种,这本身就是健康意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明智的。
据了解,肺炎球菌疾病已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160万人死于各种肺炎球菌疾病,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100万。90%以上的死亡病例在发展中国家。在所有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优先纳入各国家/地区的免疫规划项目中,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或地区开始接种,并被其中42个国家/地区纳入其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使普遍接种地区的肺炎球菌疾病的儿童发病率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