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拔火罐是我国中医养生治病常见的一种方法,在科技发达的此时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拔火罐后会留下不同的印记,这些印记代表了什么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拔火罐的须知和印记含义,快来一起了解就来吧。
拔火罐的种类
竹火罐:竹筒火罐用坚固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9厘米的竹管(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者重量较大,容易脱落,过短者由于管腔容积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着),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约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管壁的厚度约2~3分,用砂纸磨光,口圈必须平正光滑。竹罐的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跌碎、比重轻、吸得稳、能吸收药液、且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漏气。
玻璃罐:肚大口小,口边外翻,有大、中、小三型。这种火罐的优点在于其质料透明,可以从外面看到吸着面皮肤的变化,易于掌握拔火罐后局部反应的程度;缺点是容易破碎。
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以便抽气时使用。现在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这种罐亦易破碎。
那么,在拔火罐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的部位。日常生活中中医拔火罐疗法除了有专业的中医诊所之外,还有很多是家庭拔火罐,想必大家应该是对此冻陌生的。相对来讲家庭拔罐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骨关节疼痛、感冒发烧等,或用于祛除体内、肌表寒、湿、热之气,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选择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拨罐。
留罐的时间。要想通过中医拔火罐起到理想的疗效,在拔火罐的过程中是一定要注意到留罐的时间问题的,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否则都起不到最好的效果。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罐时间过长容易在局部形成水泡。若因留罐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皮肤水泡,小水泡可不做特殊处理,以外敷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将水放出,并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拔罐后不能马上洗澡,谨防受凉。拔火罐之后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需要大家一一牢记于心,比如说拔完火罐之后是不能够立刻洗澡的等等。因为拔罐之后,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此时若洗澡,则会导致水湿及风气通过毛孔进入体内,导致受凉感冒。建议大家在拔完火罐24小时之后再选择洗澡,且要以温水澡为宜。
最后,就来了解了解拔火罐印记的含义吧。
拔火罐印记的含义
罐印紫黑:生活中紫黑色的罐印是较为常见的,可是你知道它反应出的健康问题是什么吗?拔完罐后在体表所留下的罐印呈紫黑色,多提示患者体内有瘀血或积寒较重,罐印数天不退者多提示病程已久。
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或罐体内有水汽:有些朋友要拔完火罐之后在皮肤上会出现一些水泡,这是应该要引起注意的。拔罐后局部皮肤容易出现水泡或罐体内有水汽的,多提示患者湿盛,体内水湿之气较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多提示是湿热毒的反应。此外提醒,若小水泡是因留罐时间过长所致的,属于操作失误。
罐印紫黑伴有瘀斑:紫黑伴有瘀斑的罐印一般多是在提示这位朋友的身体有出现气血不畅、寒凝血瘀的情况。
罐印淡紫伴有斑块状:拔罐后若发现所留下的罐印颜色呈淡紫色且伴有斑块状,多提示以虚证为主,罐印淡紫伴有斑块状说明虚证兼有血瘀之证。
罐印散在紫点:拔罐后若发现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多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拔火罐印记的具体含义可咨询相关医生。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