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颈椎病是很多每天伏案工作的白领常常见到的不适症状,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呢?其实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今天要介绍的是针灸和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快来一起了解了解吧。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循经取穴的原则,常取绝骨穴和后溪穴,再配以局部穴位如大椎、风府、天脊、天目、天柱等,一般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2周为一疗程。因为绝骨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三阳络,为髓之会穴,后溪穴属太阳小肠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过督脉。而颈后部正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必经之路;两侧颈部有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通过。所以能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疏筋止痛等功效。
另外治疗颈椎病还可用电针疗法,也可取上述穴位或者取阿是穴以及天柱、风池、曲池、外关、合谷等穴,针刺得气后,接通电疗仪器,正极连配穴,负极连主穴,以脉冲电流刺激,频率为200一250次/分。每日可作一次,每次约半小时,两周为一疗程。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颈肩部法5~10分钟。
颈两侧的点按法与弹拨,重点在痛点操作。点按弹拨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或在颈旁夹脊,或在夹脊穴的外侧,甚至胸锁乳突肌处操作。对于椎间隙窄者,医者可用一上肢置于患者头前屈曲肘关节,嘱患者略低头,下颚置于肘窝,医者以上臂及手夹扶患者头部,向上牵拉头部,另一手于痛点点按或弹拨。
颈椎侧扳法,或仰卧位,颈椎牵引下用扳法。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者,让患者仰卧位,肩与床边齐,医者坐于患者头前,一手托枕部,一手扶其下颌,一助手站于患者体旁,双手分扶患者两肩,相对牵引,托枕部一手向下移动,并依次向上托顶患者颈椎以求改善其生理曲度。对于反向成角者,手应放置于成角的两椎体之间,向上托顶。
神经根型:上肢痛麻者,应于患肢施以法、指揉法,指揉方向应沿桡神经或尺神经走行方向,同时可点按臂臑、曲池、合谷、手三里、内关、外关等穴,并以食、中、环、小四指拿极泉2~3次,配以手指的揉法、捻法、拔伸法。
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型:头晕头痛者,应于C2棘突至乳突联线中点附近,及两侧枕部寻找痛点,行点按法,并应点按百会、四神聪、角孙、头维、太阳、攒竹、鱼腰等穴,于前额面部行鱼际揉法,于头部行扫散法。
交感神经型:应加点背部俞穴。
脊髓型:早期可以于颈肩行轻柔手法治疗,不宜用扳法,于上肢、下肢行法、指揉、点按法,一旦出现肌张力增高等阳性体征,考虑到脊髓受压过久不可逆转,应建议手术治疗。
以上手法相应操作完成,以拿法拿颈、肩部肌肉3~5遍,搓肩背,牵抖上肢。
除此之外,颈椎病的日常保健也同样重要哦。
颈椎病的日常保健原则
自我按摩。每天上、下午坚持做颈椎保健操,常活动颈椎。对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较好,对合并有下肢症状或颈段脊髓受压者应严格控制手法的选用,匆侧搬颈。
颈部运动保健。在发病的改善期,可通过头颈的前后、左右、旋转运动,使颈部活动范围改善,每次运动时要缓慢。症状消退后,可进行颈部肌肉的锻炼,在上述运动方向行静力性抗阻运动。另外也可以每天做1-2次颈椎的生理整理活动方法是:仰身横躺在床上,颈靠床边沿,脸朝上,头朝下,以保持颈部的生理弯曲,以外力恢复颈椎的变形。
自行恢复治疗。日常中低头工作半-1小时以上时,要改变一下头的姿势,适当进行头部、上肢与颈部、肩部的活动。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通过姿势调整、特别是睡姿调整,适当休息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就能恢复健康或是大幅度缓解症状。
注意保暖。在寒冷空气中注意保暖。上班族在办公室工作时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在冬季或潮湿空气中注意颈椎与肩部的保暖。合适的枕头。合适的枕头村颈报病的防治只有至要作用。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宜,不宜过高,但对颈椎病患有来说。适当的高枕还是有益的,因为适当的高枕可以使推问孔及惟管矢状径增大,解除神经摄和脊髓的机械压迫和刺激。但应注意枕头放的位置,仰卧时应置于颈后部。侧卧时枕头置十肩上、使头与床面相平行。
定期检查。定期拍片检查,并及时就诊,接受专科医生的指导。
中医治疗颈椎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否则就会出现意外。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