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察面部五官就可以大概知道身体的健康状况,真的是这样吗?接着,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看脸识病:
脸色可反应身体状况
白:苍白、煞白、惨白
一般正常的脸色应该是白里透红,明润有泽,如果脸色苍白没有血色,并且毫无光泽的时候,多和气虚或者血虚有关,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脸色发白的情况,气能生血,补血先补气,所以我们要注意多补气血。如果我们出现脸色发白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一些黑木耳,大枣,桂圆,猪肝等补血益气的食物,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果身体内存在寒气的话,可以热水多泡泡脚,可以温散寒邪,改善气血亏虚的情况!
黄:蜡黄、焦黄
脸色除了苍白之外,还有可能会出现蜡黄颜色,一般我们都知道脸色蜡黄一般都是营养不良所导致,这就和我们的脾胃有很大联系,如果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营养得不到补充,那么就容易出现蜡黄脸色!脸色发黄时,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可以健脾益胃的食物,例如薏米百合小米山药等等,也可以适当的按摩足三里穴位,对于健脾益胃有很好的效果!
红:通红、潮红
正常的脸色是白里透红,但是如果红的不正常,出现潮红或者通红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可能和阴虚上火有关系,这个时候还伴有心情烦躁,手心发热的症状,脸色发红也分为两种症状,如果是满面通红的话,那么上的火为“实火”,如果只是颧骨发红,那么上的火为虚火,需要对症治疗!如果我们发现脸色发红的话,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具有清凉作用的蔬果,也可以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能够帮助我们缓和情绪,改善面色!
黑:枯萎、憔悴
脸色发黑并不是指我们的皮肤黑,而是我们的皮肤像是里面透着青黑色,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这样的面色很有可能是出现肾虚,有些人的黑眼圈就是肾虚所导致的,我们需要多加注意!如果我们的脸色发黑的话,我们可以适当的多补肾,多吃一些具有补肾温阳的食物,例如羊肉、当归、韭菜、虾、核桃、鸡蛋、枸杞子等。
好脸色,吃出来
如果你照镜子观察,发现脸色不够健康,但又没有什么严重疾病,就可以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来调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早睡,因为熬夜是最“伤”面色的,其次是见缝插针地保证每天运动半小时,让血液循环起来。从饮食上来说,4种“病色”各有各的调理方法。
面色白多吃大枣木耳。这类人应多吃补养气血的食物,如黑木耳、大枣、桂圆、猪肝等。平时注意休息,不宜过于劳累。如果体内有寒气,可以用适量的花椒煮成水后泡脚,对于温散寒邪,具有很好的作用。
面色黄吃点山药猪肚。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有百合、山药、胖头鱼、黄鱼、牛肚、猪肚、小米、人参等。如果有条件,可以自己煮点三仁汤来喝。祛湿的有薏仁、红豆、冬瓜皮及荷叶、莲子等。尤其是薏米,既健脾又祛湿,面色黄的人可以多吃。这类人还要注意,为了保护脾胃,要少吃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苦寒药物。
面色红多吃柚子甜瓜。对这类人来说,具有清凉作用的瓜果是首选,比如山竹、柚子、柠檬、梨、绿豆、西瓜,以及黄瓜、丝瓜、茭白等蔬菜。尤其是山竹和柚子,南方人就常吃它们清火。此外,一些滋阴的食物也不能错过,比如芝麻、银耳、糯米、海参、海蜇、牛奶、猪皮等,可以缓和情绪,改善面色。还需注意的是心态一定要平和,千万不要急躁。
面色黑多吃羊肉生姜。补养肾气,要多吃温阳的食物,其中最好的就是羊肉,可以配合生姜、当归煮汤。鹿肉、虾、韭菜、茴香等,也可以帮助阳气的恢复。如果有需要,可以吃些地黄丸类的补品。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