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女,60岁。因头痛2 h,于2004年6月12日住院。患者2 h前突发头痛,爆裂样,伴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有青霉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过敏史。查体:BP 130/80 mmHg (1 mmHg = 0.133 kPa),R 18次/min,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抵抗。双肺呼吸音清,HR 72次/min。腹软,无压痛。四肢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克氏征阳性。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生化及血、尿、便常规正常。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酚磺乙胺(止血敏)3 g+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4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d;尼莫地平持续泵入,预防脑血管痉挛。入院当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未见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术后用环丙沙星100 mL静滴,2次/d,共3 d预防感染。因患者入院后血压偏低(90/60 mmHg),给予706代血浆静滴增加血容量。患者于入院第8天下午出现发热,体温38.1℃,无其他伴随症状,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停用706代血浆,给予感冒清热冲剂口服。但患者在此后连续3 d下午输止血药后发热,伴有发冷、寒战,体温最高达38.6℃,用退热剂效果差。复查血、尿常规,发热时血培养均无异常,正位胸片未见异常。怀疑药物热可能性大,于发热第4天停用除尼莫地平外的其他所有药物,以后患者未再发热。住院1个月病情平稳出院。
例2女,65岁。患者1 h前出现头痛,呕吐5次,于2004年6月30日急诊入院。既往有哮喘史30年,对异丙嗪、磺胺过敏。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酚磺乙胺3.0 g+氨甲苯酸0.4 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1次/d静滴;清开灵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滴;尼莫地平3 mL/h持续泵入,20%甘露醇125 mL,1次/8h控制脑水肿。化验示血、尿、便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在第6天时出现发热,体温<38.5℃,退热剂效果差,无其它伴随症状。复查各项化验正常,正位胸片正常。停用清开灵后仍发热,观察每次发热均在静滴止血药后出现,于发热第3天(入院第9天)停用酚磺乙胺,继用氨甲苯酸0.4 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第11天体温正常,未用抗菌药物。住院32 d好转出院。
讨论 本组2例患者均在连续给药的6~8 d出现发热,每次发热时间均在静滴酚磺乙胺和氨甲苯酸后,且一般情况良好,心率正常。用解热药效果欠佳,但在例1停用两药,例2仅停用酚磺乙胺后体温降至正常,表明患者的发热与酚磺乙胺有关。符合药物热的诊断。本组2例病人对多种药有过敏史,考虑药物热可能与过敏体质有关。
临床上药物热须与其他发热鉴别:①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时可发现明显的感染灶,药物热则没有;药物热引起高热时一般精神状态良好,不伴有心率加快。②热源反应 热源反应有寒战、高热伴有明显全身症状。一般与用药时间长短无关,发生的日期不定。③出血吸收热 血液被机体吸收所致的吸收热一般在2~3 d出现,体温在38℃左右,一般不>39℃,多在5~14 d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