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对于癌症,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深刻了解癌症有助于我们对抗癌症。那么从中医是如何看待癌症的呢?中医学中有什么治疗癌症的方法吗?
中医如何看待癌症?
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历来说法较多,但多不外乎内虚外邪。痰、瘀、热、毒、虚等因素均与癌症有关,因此癌症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甚至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机体内出现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而厥阴经为两阴交尽之经,具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特点。中医认为,癌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正与厥阴病的特征不谋而合,进而认为癌症的病位在厥阴,病机基础在于“阴阳气不相顺接”。
专家认为,“癌”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体现的是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在“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基础上,人体正气会逐渐亏耗,而癌毒也会因之而生。但癌毒的产生与正气的亏耗并不是必然出现癌症。
当人体正气尚能遏制癌毒时,人体就不会出现癌变,若相反,癌变就会发生。因此正气耗散与癌毒扩散趋势的互相转化、互相影响是癌症进展、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在“癌”这种状态下,人体就会呈现出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如气滞、血瘀、痰凝等,这些病理表现与癌毒一起耗伤正气,使正常的气血转化为“恶气”、“恶血”,最终导致“癌瘤”的出现。
中医治疗癌症的关键点
1、癌毒的根源。铲除毒根即消除肿瘤,这是治疗癌症最直接的手段。
2、人体内环境。气滞、血瘀、痰凝等为肿瘤发病提供了土壤环境。放疗、化疗之后,癌细胞的生长、扩散速度反而加快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正是由于放疗和化疗虽然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却也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反而更利于癌细胞的生长。
3、“种子”。当正气耗散,不能制癌毒时,癌毒会逐渐扩散,在病态的人体内环境的帮助下,把正常的细胞转变为癌细胞,肿瘤就会扩散。这个过程中,正常细胞就充当了癌变的“种子”。
4、人体的稳态。维持人体稳态,正气可抵抗癌毒。当稳态不能维持时,癌症就会发生。现代医学治疗癌症,一般都是以铲除毒根为主,而对其他三个关键点的把握却不尽如人意,这也是癌症难除的重要原因。为什么有些癌症晚期患者,癌细胞扩散,西医已经束手无策时,采用中医却取得了奇迹般的疗效呢?正是因为中医从以上四个关键点同时入手,虽然其癌毒扩散难以尽除,但内环境的改善以及对正常细胞的扶持使得癌细胞不能继续扩散,加上正气的对抗作用,癌细胞就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
中医3条“金标准”教你科学防癌
1、适度锻炼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癌症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内侵,加之情志不畅,致使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和,气血失调,经络阻滞,而引发内邪。无论是外邪、内邪,客于人体,经久不去,积而成之,则为肿瘤。
专家表示,锻炼能够有助于调和气血、通畅经络,培养和调动自身的抗癌能力。癌症患者适度的运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可以防止病情的恶化;但癌症病人应定期复查,根据自己的病情安排适当的运动,不可运动过度,若超过身体的承受限度、使免疫功能已经下降的肌体超负荷,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2、调节情绪
传统中医重视心理健康,认为“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出情志不遂是引起肿瘤的原因之一。现代医学也认为,性格孤僻古怪、沉闷忧郁、心胸狭窄、多愁善感、厌世悲观、妒火旺盛、暴躁易怒、爱生闷气者,容易为癌症所侵袭。我们应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个性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包括: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情绪稳定性差,自我压抑等。
专家称,即使在癌症确诊后,患者也要始终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有专家建议六种方法可以调节癌症患者的心理,即:聊天法、兴趣法、回避法、忍让法、营造法与宣泄法。患者不妨选择一试,体会一下效果。
3、合理膳食
古人云:“三分医药,七分调理。”虽然不是所有的癌都与膳食有密切关系,但研究表明,有些癌可能与膳食有关,甚至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喜食熏制食品、腌制蔬菜和干咸鱼的人易发胃癌;经常喝啤酒或其他酒精饮料,摄入动物脂肪多、膳食纤维少的人,结肠癌发病率高;食用发霉的食物或食物常常被霉菌污染可致肝癌。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