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每天早上一杯蜂蜜水是不少都市女性的养生秘诀,当然蜂蜜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对身体很有好处,特别是现在这样的秋燥季节。但是,蜂蜜是否人人皆宜?怎样吃蜂蜜才最有效呢?
从中医角度讲,蜂蜜性平味甘,有补益脾胃、润肠通便的作用,能缓解口干、鼻干、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问题,还有安神的功效。蜂蜜还能滋阴润燥,适合阴虚火旺的病人。如因鼻敏感而有鼻干、红肿症状的人,可通过服蜂蜜来改善。但体质寒湿的人,或身体常出现水肿的人,食用蜂蜜反而会加重湿气,弊大于利。所以在食用蜂蜜前,应考虑个人体质。
此外,选蜂蜜,也要视个人体质而定。不同蜂蜜来自不同的植物,枸杞、龙眼、党参、山楂蜜等偏温性,有补益的作用;银杏、黄连、枇杷、菊花蜜、冬蜜、百花蜜等偏凉性,有清热的功效。
服用蜂蜜,较为合理的方法是每天吃一次,每次约一汤匙。在不同时间食用蜂蜜,功效也不同,如临睡前食用,有助于安神,可促进睡眠;而春季和夏季湿气重,早上则不适宜食用,秋冬季却无妨。另外,蜂蜜对胃酸有双向调节作用,过量食用,会抑制胃酸,少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酸过多、有溃疡性发炎的人,可在饭前半小时食用,而胃酸缺乏、胃口较差的人,则应在饭前食用。蜂蜜能直接吞咽,也可用水冲服。温水冲服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对于容易腹泻的人,则是以温热水冲服为佳(水温不超过60℃),可起到滋阴补益的作用。
此外,用纯正蜂蜜外敷,还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根据《中药药典》记载,蜂蜜外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古时便有人用蜂蜜涂擦伤口,以帮助皮肤生长愈合。现代医学也证实,蜂蜜的确有此功效,用蜂蜜敷脸,还能起到补充皮肤角质层水分,改善肤质暗沉的作用。
蜂蜜也有不用种类的选择,不同体质的人还是要挑选不一样的蜂蜜才好。纯正蜂蜜会有特殊花香味,选择蜂蜜的时候一般是先闻味道,再看蜂蜜的粘稠度。如果是单花蜜,会有本植物特有的花香味,如果是混合花蜜,闻起来是天然的花香味。假的蜂蜜一般是蔗糖味或者香料味,纯正的蜂蜜不一定会很透亮,但是会相对粘稠。你可以试试用筷子挑起,如果能滴落成丝并且缩成蜜珠则是好的蜂蜜,另外,你也可以尝试着把蜂蜜滴在报纸上,如果蜂蜜成团且不会湿透报纸,则是好蜂蜜。比较假的蜂蜜因为掺水较多,容易让报纸湿透。此外,选蜂蜜,也要视个人体质而定,不同蜂蜜来自不同的植物,枸杞、龙眼、党参、山楂蜜等偏温性,有补益的作用;银杏、黄连、枇杷、菊花蜜、冬蜜、百花蜜等偏凉性,有清热的功效。以下是各种蜂蜜的推荐使用人群:
1、枣花蜂蜜
特 色:补脾益胃、补中益气、补血安神
推荐使用人群:气虚畏寒、虚寒型胃脘疼痛、脾胃虚寒、腹胀便秘的人群
2、槐花蜂蜜
特 色:润肺止咳,清除肺火
推荐使用人群:适用于肺火重,便秘人群的保健食用
3、玫瑰蜂蜜
特 色:美容养颜,滋润肌肤
推荐使用人群:内火烦躁、活血化瘀的女性
4、桂圆蜂蜜
特 色: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养血安神、健脑益智
推荐使用人群:儿童及失眠、记忆力减退的人群
5、黄芪蜂蜜
特 色:采用名贵药源,补中益气,利水退肿
推荐使用人群:气虚多汗,小便不畅的人群
6、荔枝蜂蜜
特 色:甘甜爽口,营养丰富
推荐使用人群:气血双虚、虚火旺盛、心悸失眠的人群及追求健康靓丽的中青年。
7、酸枣蜂蜜
特 色:镇静催眠 调节血压
推荐使用人群:气躁失眠,血压高的人群
8、枇杷蜂蜜
特 色:治痰疗咳,清热利尿
推荐使用人群:久咳不止、肝、肾功能弱的人群
9、荆花蜂蜜
特 色:清热润燥,解毒去痛
推荐使用人群:饮食不规律,肠胃不适的人群食用
10、益母草蜂蜜
特 色:活血化瘀,调经、美容
推荐使用人群:月经不调、经血过多、产前产后增强体质的中青年女性群体
11、枸杞蜂蜜
特 色:滋肾润肺 、长于补气
推荐使用人群:记忆力减退、用脑过度的学生及脑力工作者
12、紫云英蜂蜜
特 色: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推荐使用人群:气血双虚引起的虚火旺盛、失眠、头晕、等症状的人群
13、党参蜂蜜
特 色:名贵药源植物蜜,补中益气
推荐使用人群:体虚、胃寒、心悸失眠及贫血人群
14、椴树蜂蜜
特色:益气补肾、养胃补虚、清热、补中、润燥
推荐使用人群:有医治和减轻高血压、心脏病、便秘、失眠等多种疾病的人群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