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花生是我们常吃的十字花科食物,那吃花生有哪些好处呢?花生有哪些药用价值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花生的9大药用价值。
花生是全世界公认健康食品,在我国花生被认为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中医认为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其中“补血止血”的作用主要就是花生外那层红衣的功劳。
中医理论认为,“脾统血”,气虚的人就容易出血,花生红衣正是因为能够补脾胃之气,所以能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这在中医上讲叫“补气止血”。
西医认为,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所以对各种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有明显效果。
花生的最佳吃法:
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古籍认为,花生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最好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花生的9大药用价值
延缓人体衰老
花生中的锌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锌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可激活中老年人脑细胞,有效地延缓人体过早衰老,具有抗老化作用。
控制食欲
花生是“高饱腹感”食物,能让你感觉更饱,或者饱的时间更长。发表在《营养与代谢》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发现,用花生当零食的人吃得更少。美国普度大学营养科学系教授马特斯博士说:“花生的高饱腹感并不仅仅是脂肪、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的原因,而是所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布莱根妇女医院营养系主任凯西·麦克马纳斯说,如果在早餐时吃花生或花生酱,就能减少这一天的进食量。
预防肿瘤
花生、花生油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它是肿瘤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同时还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而白藜芦醇被列为最有效的抗衰老物质之一。而富含白藜芦醇的花生、花生油等相关花生制品将会对饮食与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助减盐
咸味零食通常是高盐食物。但咸味花生的盐含量,比同样重量的切片面包、冰冻华夫饼还要少。因此,咸味花生不但能满足你吃咸的爱好,还不容易导致摄入食盐过量。
保持心脏健康
《营养学》期刊上一篇文章指出,吃花生最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能减少35%。研究人员认为,花生中的脂肪酸构成,再加上其他成分的作用,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含量,让心脏更加健康。
减少结肠癌风险
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两次花生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能降低58%;而每周至少吃两次花生的男性,能降低27%的风险。科学家分析,可能是花生中的叶酸和其他抗癌的营养物质起了作用。
稳定血糖
研究发现,如果人们把饮食中的一份红肉换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1%。花生会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如果早上吃点花生,那么你一天的血糖都不会过高。
降低胆固醇
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因胆固醇在人体中超过正常值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促进儿童骨骼发育
花生含钙量丰富,可以促进儿童骨骼发育,并有防止老年人骨骼退行性病变发生。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对产后乳汁不足者有养血通乳作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