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挤痘痘乃必知常识

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痘痘又叫青春痘、痤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之一。据相关调查统计,在中国所有的青少年中有约有80%的人曾长过痘痘,但只有不到10%的人可以忍着不去挤压痘痘。要知道挤痘痘可不是见小事,这可是或将关乎生命的大事。日前就有报道称有两个女生因挤痘不当引发高烧、炎症、感染等重大病症,因此如何正确挤痘痘就成了痘痘患者必知的一门重要常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全面普及下。

一、正面认识挤痘成瘾这件事情

为了我们的面子工程,许多人都有爱挤痘痘的心理,这虽说不上是那种心理现象所引发的,但挤痘痘确是一个心理成瘾性极高的行为,为此大家要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正视自己是否患有挤痘成瘾“病症”。如果有就应该进行必要的克制及纠正,因为让痘痘消除下去的最好办法是等其成熟后自然脱落,这样才不会造成肌肤二度受损及细菌污染。

二、正确认识挤痘痘的危害

为了让大家对挤痘痘的危害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小编请教了相关的皮肤科医师,她告诉小编,痘痘其实并非不能挤的,正确的挤痘痘方式有利于缩短痘痘的掉落时间,但如果在方法错误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凹洞、色素沉着、疤痕这三大危害。

1、 错误的挤痘方法将会让毛孔变形形成痘坑。

据了解,当我们过度拥挤挤压痘痘周围的肌肤时,会给周围的肌肤带来一定的损害。通常来说过大的压力会破坏毛孔周围的结缔组织,使其受压变形,从而失去弹性,特别是T字部位的肌肤更容易受损。另外如果挤压不当还会造成皮肤炎症的扩散,使得肌肤修复后也无法恢复正常弹性,形成凹洞,就是俗称的痘坑。

2、 过度挤压痘痘容易造成痘斑、痘疤的产生。

当肌肤受到过大的外力时,肌肤的组织会受损变形或产生淤血或是引发炎性残留形成色素沉着形成痘疤痘斑。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没,这通常是由淤积产生的,要注意活血化瘀,防范色素沉淀产生痘斑。另外如果形成痘疤切记不可以揭开结痂,让该让其自然愈合脱落后及早进行治疗。

三、挤痘痘的正确步骤

1、 清洁双手:手接触的东西非常之多,因此带有极多的细菌,为了避免在挤痘痘时给肌肤造成二次细菌污染、引发炎症,大家事先必须先清洁双手。

2、 清洁肌肤、软化角质层:在日常生活中肌肤会代谢并产生诸多脏物、死皮及细菌,堆积在肌肤表面,因此挤痘痘前要先彻底清洁肌肤,而适当地软化角质层、用热毛巾敷面舒张毛孔都有利于更轻松地挤出痘痘,减轻对肌肤的所需承受的压力,降低损伤。在软化完角质,后排上消炎水就可以用纸巾垫在痘痘周围,用手指轻轻挤压痘痘周围的肌肤,切忌不可过度用力,强硬挤痘。

3、 消毒器具:挤痘痘最好挑痘针进行挤压,挤压前需进行消毒。待消毒好后可以用挑痘针上方的小洞按压在痘痘上,要把痘痘开口放在圆圈中间往下按压,或慢慢移动,直到痘痘开口碰到铁线边边为止就可以了。如果一下子挤不出来,可能行驶方向不同,可转个方向试试。另外要注意的是,挤痘痘需耐心,需要慢慢按压,不可以一次性用力过猛,以免给周边肌肤造成损伤。

4、 斩草除根:通过观察大家会发下,通常挤压过后,毛孔处都会有留一下根白的的物质,这是痘痘的残留物质,因此需要用夹子或镊子夹住头部后拔出,这样才能撤挤出脓物,避免残留。

5、 消炎收缩毛孔:挤完痘痘后为避免细菌扩散污染其他肌肤引发炎症、或痘痘的续生长,一定要在事后对肌肤进行消炎处理,可以适当地涂抹金霉素眼膏。也可以在伤口上擦拭一些生理盐水。另外为了减缓红肿也可以采用冰块隔着纸巾敷在伤口处,减缓血液循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中医提醒!五款药茶不宜长期饮用
  • 下一篇:8款药茶助冬季养生延年益寿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全球准入国家和地区增至42个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心频道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虚拟手机号码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