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人体中的毒素有很多,这是我们不易察觉的,因此时常排毒是有所好处的。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排毒的,排毒的小偏方和中药都有哪些,快来一起学两招吧,选择适合自己的排毒方法吧。
人体毒素的种类
血毒:平时吃得太杂、太乱,摄入了太多食品添加剂,就会在身体里积累血毒,尤其是肝脏解毒功能差的人。夏天人们喜欢在街边吃大排档,更容易产生血毒。喝酒过多导致血液中酒精含量增高,可能引起乙醇中毒,也属于血毒范畴。
尿毒:人体内的大部分毒素都需要肝解毒、肾排毒,所以肾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毒器官,能够过滤掉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尿毒的累积就可能源于肾功能不足,或喝水太少,或摄入毒素过多。
气毒:气毒可源于“外来”或“内生”。外来通常指我们呼入的受到污染的空气,一个人每天会吸入1000多升空气到肺中,许多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体内。内生则指人在正常呼吸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
汗毒:借助人体细小的汗毛孔,人体可以排出很多垃圾;反之,若汗不能顺利排出,积累在体内,就会变成一种毒。
宿便:汉代《论衡》一书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讲的就是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有数据显示,大便能将人体50%的毒素排出体外。
脂毒:大鱼大肉吃多了,容易让血脂升高、体重增长。在中医里,这种表现通常被认为是脂毒在作祟。特别是秋冬两季,吃得多动得少,更易造成脂毒堆积。
痰毒:一般人早晨起来后,咳一两口痰也就过去了,但有些人一天到晚痰总是咳不完,这就是痰毒堆积的表现,可能与饮食不当或肺出了毛病有关。排痰毒在秋季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哪些中药具有排毒的作用呢?
6种中药可排毒
天冬:润肺降火。天冬味甘苦、性大寒。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黏性。能滋阴润肺、止咳消痰,有效帮助排除肺部毒素,同时还能降火、帮助排泄,主治肺结核、痰嗽喘促、咽喉炎、扁桃体炎、足下热痛、阴虚有火之症。煎汤,用量一般为6~15克。
莲子:静心。莲子性味甘涩平,主要作用于心、脾、肾,能养心益肾,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补脾涩肠,松弛血管,并有抗衰老、延长寿命作用。莲子作为保健药膳食疗时,一般是不弃莲子心的,莲子心味苦,有固精、安神、清除心热、强心之功效。莲子排毒元素也主要来自于莲子心。用量一般为6~12克。
当归:清肠胃。当归甘温质润,为活血、补血良药,能维持身体血液的正常循环,帮助血液排毒。另外,当归味甘、辛,性温,能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进食后可增强肠胃吸收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利于身体废物排出。煎服,用量一般为5~15克。
使君子:促进消化。使君子,性温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具杀虫、消积、健脾功效。其甘温是温和之温,能助饮食之动化,而疏导肠中积滞,且富有脂液,所以滑利流通,能助身体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以使君子为主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十分有效。
藿香:脾胃排毒。藿香其性微温,味辛,入脾、胃、肺经。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使身体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海松子:润肺去燥。海松子性温,味甘,入肝、肺、大肠经。海松子含有脂肪油(约占74%,其中以油酸酯、亚油酸脂为主)、蛋白质、挥发油、磷、铁、糖、钙等。海松子主要功效是清除肺部毒素,滋阴、润肺、止咳,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补血养肝,滋阴潜阳,益气补血。用量一般为10克。
除此之外,中医还有哪些按摩方法呢?
中医排毒的8个小偏方
汗法:用出汗方式排除毒素。通过运动或服用排解寒邪的药汤,通过发汗排毒。
下法:胃肠道里有一些食物或毒素可用下法,包括急性肠炎,都可以用下法以泄制泄。
消法:吃东西多了,胃里消化不了或者身体出现浮肿,就得用消法,比如山楂丸,帮助消除食物。
吐法:就是呕吐。有时胃里有炎症无法泄下时只能靠呕吐排毒。如果误食了药物或者霉变、有毒食品,可以把食盐放入温开水中饮用帮助呕吐。
和法:感冒时,疾病在半表半里,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等寒热症状。用的就是和法,代表方子是小柴胡汤。
清法:就是清热解毒,病人出现口干舌燥、发热高烧、咽喉肿痛,身体疼痛时,用清法。代表方子是黄连解毒汤。
温法:主要用于脾胃、胃肠虚寒。用暖水袋或饮用热水等物理方法,或服一些可以暖胃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
补法:病人气血虚弱,出现手脚麻木或者身体本身虚弱、消瘦乏力,就得用补法,比如服用参汤。但是很多补法不能乱用,要看身体虚实。凡是补药大都是温热的,乱服补药会失去阴阳平衡、导致新的疾病。
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排毒方法才是最科学的。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