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 池晓玲教授
广东地处岭南地区,长年高温多雨,所以广东人总喜欢说自己湿气大,热衷于祛湿。最近,网上有一个祛湿方十分火爆,被许多人在微信、微博上转来转去。该祛湿方称:“要祛除体内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种东西,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赤小豆)。这两种东西,无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那么,薏米加红豆(赤小豆)真的是祛湿良方?真的适合一家老少经常吃吗?我们请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教授为大家一一解答。
你真的“湿重”吗?
“通过三方面判断是否有湿”会以偏概全
网上的这个祛湿热帖称,可以通过身体的三方面表现看自己是不是“湿重”。
1、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感觉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那么,你体内肯定有湿了。
2、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如厕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此外,在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且总有排便不净的感觉。
3、洗漱时看舌苔
刷牙前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健康的舌质应是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池晓玲告诉记者,通过起床后感觉、观察大便跟舌苔三个方面来判断是否有湿不能说全错,但容易以偏概全。因为其他的原因,也会出现与“湿”类似的症状。
她具体分析说,“起床时看感觉 ”中所描述的,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因为在临床上,气血亏虚的人,也会有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的表现;肾阳不足的人,阳气不能温煦机体,也会出现自觉寒冷沉重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的感觉。因此,需要结合舌脉象等其他依据来鉴别。
针对“如厕时看大便”,她说, 体湿的人固然大便易出现溏软不成形,但这并非“湿人”才特有的现象,气虚的人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而血淤、痰湿症者也会出现大便不成形、易粘在马桶的情况。
池晓玲称,中医所谓的“湿”,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么简单,因此,如果要对症解决,最好还是找医生为你准确辨“证”,才能更好地确定适合你的调理方案,切不能发现自己符合某一个症状,就到网上找一个所谓“神方”当做妙药长期服用。
薏米+赤小豆真是祛湿神方?
性微寒不宜长期吃
池晓玲说,薏米、赤小豆都有“利湿”或者“利水”的功效,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薏米+赤小豆有一定祛湿的作用,对湿热程度较轻的人有一定的作用,但不等于对湿热程度重的人也有效果。
中医认为,薏米和红豆(即赤小豆)都属于“微寒”,长期大量地吃,显然对身体不好。
网上所说薏米和赤小豆煮时“无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这种说法是不妥的。薏米的功效主要是“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赤小豆的功效主要是“利水消肿退黄,清热解毒消痈”。因此,两药合用,对于湿热伴有关节痹痛或者合并脓肿破溃的,应该薏米量大;而对于湿热伴有尿黄或者痈毒结聚的,应该赤小豆用量大。“症状不同,药量应该有所变化”,而不是随意取用。
而且,关于“长期吃”的问题,中医讲究辨证处方,讲究“药证”,如果薏米、红豆的“药证”还在,使用这两个药物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证”已经变了,仍然继续盲目地服用则反而有害。
一个食疗方能祛所有“湿”?
湿邪表现千差万别,辩证施治是关键
池主任并不认为可以通过长期吃薏米和赤小豆就能祛湿。理由是湿的种类和表现多种多样,这个方可能只对其中某一种有效,而不是对所有“湿”都起作用。
她具体解释说,中医所谓的“湿”,即通常所说湿邪,不但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而且在不同的身体状态下、不同的体质里,湿邪兼夹其他邪气的配对也不同,其临床表现更是千差万别,如恶寒发热、四肢困重,或面色萎黄、精神困倦、食欲不振、便溏泄泻,或尿少浮肿,或妇女白带量多等都是“湿”的症状。不同的病机,不同的症状,决定了不同的用药。如清热燥湿常见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等,利水渗湿常见的药物有猪苓、泽泻、冬瓜皮、玉米须等。而薏米、赤小豆也仅仅是利水渗湿药物其中的一员,其功效显然不能覆盖所有的“湿”。
特别提醒:老幼、孕妇不可长期食用
特别提醒,老人、孩子、孕妇这类特殊人群,就更不合适长期用薏米+赤小豆祛湿了。
因为在中药学上,对于薏米,有“孕妇慎服”之说;对于赤小豆,有“赤小豆久食瘦人”之说。因此,对于孕妇、体质消瘦的老人、孩子,或者湿热伤津证、脾虚寒湿证的人,采用这个配伍需要慎重。尤其是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赤小豆可以散血利水,如果长期食用的话,会影响孩子的气血,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不宜多吃。
(本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订阅号,微信号gdhtcm)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