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玉有哪些药用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玉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保健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玉能杀菌消炎,排毒养生,延年益寿,长期使用,可以起到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可见经常佩戴玉饰品,对健康有百益而无一害。
玉的功效有哪些?
玉的功效一、鉴毒
茶马古道是连接国内外传统的运输通道,也是经济、文化的交流通道。如果大对茶马古道的历史足够了解,就会发现一个现象,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商队,除了带着各种商品外,必定还会携带几件玉制餐具,比如玉碗、玉水壶等等。
茶马古道沿途大多是迹罕至的山区、丛林,商队携带物资走在路上,自然免不了招来强盗土匪的觊觎。有不少劫匪为了夺走商队物资,常在其必经之路的水源中下毒,想将商队毒倒后劫走货物。
商人们为了性命和财产的安全,每人都携带几件玉餐具,找到水源之后先以玉餐具盛水检验,确认无毒才取水饮马做饭。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玉餐具是商人出门必备的,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维系着生命财产的安全。
玉的功效二、消炎
从古至今,爱美的女性都喜欢穿耳洞,穿过耳洞的人都知道,如果刚穿的耳洞上戴上一对铁耳环,百分之百要发炎,而戴上玉耳环,不但不会发炎,而且伤口愈合得很快。
耳朵本身当然不可能偏爱价格高的首饰,这说明了一点,玉有很强的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在抗生素发现之前,炎症是致命的,是轻微的外伤,都会因处理不当而夺去人的生命。据文献记载,在中国古代的战场上,有的受伤将士一时找不到药,就把随身携带的玉子打成玉片,覆盖在伤口上,不但能够防止伤口感染,而且还能加快伤口的愈合。
玉的功效三、杀菌
当一个人生病了,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也就是内因和外因。内因指的是身体自身代谢失调,引起疾病,外因则是由于外界的影响而导致疾病,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现代医学证实:
玉可以杀死所有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真疫屏障)。玉离子对治疗胃炎、疟疾、寄生虫感受、牛皮癣、眼部、耳部及口腔感染、酵母菌感染均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内服或外用。
玉的使用是现代医学的奇迹,一种抗生毒平均能杀死6种致病生物菌,而玉能杀死650种,并能有效控制顽抗菌株。实验发现大多病菌在玉片上存活超过6分钟。玉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有帮助,对于烧伤和其它外伤的治疗,也有非常显著地疗效。
现在所有抗生素正在经受着细菌感染的重重否定,人们发现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使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加大抗生素剂量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因为高浓度的药剂对人体本身也会产生危害,而且会使细菌产生更强的抗药性。
目前来说,佩戴玉石不失为一个安全的办法,玉对目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细菌和胞外病毒都能产生抑制作用,玉离子对人体无害,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玉的功效四、防腐保鲜
我国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喜欢用玉器盛放食物,使食物长时间保持新鲜美味。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客人来到草原上,草原民族接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就是敬上玉碗盛的马奶酒。
玉碗不但是一种高贵纯洁的象征,表示最高的礼遇,而且还有防腐保鲜的作用,因为马奶放在普通碗里,几天之后就会变质,然而盛放在玉碗里的马奶却能长时间保持鲜美醇香。
玉的功效五、去湿
去湿指的就业是祛风湿、除湿热。例如中医疗法中的针灸,所用的就是玉针。因为玉器的去除风湿的作用,因此生活在四川盆地这些气候潮湿地区的人们很喜欢佩戴玉饰品。
在四川的凉山地区,当地的彝族有个偏方,人们生病的时候,煮一个鸡蛋,趁热剥掉蛋壳,然后把蛋黄挖掉,放一块玉在里面,用热毛巾包住鸡蛋,在病人的太阳穴、两只手碗内侧以及肚剂眼上来回滚动,鸡蛋凉了以后,把里面的玉拿出来,可以看到玉表面已经变黑,说明它把病人体内的湿气吸出来了。
玉的功效六、净化水质
玉离子能够杀灭细菌,净化水质,有人曾做过实验,用一只铁桶和一只玉桶同时装上自来水,敞开放一个月,铁桶中剩下的是半桶绿色的浑水,玉桶中剩下的却是半桶清澈的自来水。用玉制品的酒杯喝酒,由于玉离子和酒精的调和作用,可以让酒喝起来更香醇。
在古代时,人们就已经知道玉可以用来内服,也可以外用。外用即用玉针进行针灸,以及用玉片覆盖伤口防止感染。内服则是将烧红的玉块放在水中,待水凉了以后把水喝下,对肠胃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戴玉饰品的好处:
玉离子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戴玉饰品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外,不仅美观大方,还有强健身体的功效。古人有这样一句话“身戴白玉,健康富贵永相随”。在医学上,玉比黄金对人体的健康交通高得多,国内个很多医学家都认为玉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公元前,古人就知道玉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防止感染,防止细菌生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玉具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的功效,古代的医学家,比如扁鹊、孙思邈、李时珍,他们在外出时常戴上个玉戒指,就像我们的弹簧戒,必要时可以当作玉会,用来治病救人。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