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农历年的谷雨时节,在这个时候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原则呢?谷雨时节的中医养生有很多原则哦,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医认为在谷雨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吧。
谷雨中医养生的原则
自谷雨节起,农事开始忙碌起来,除春播、春灌外,还要养蚕,采茶、制茶,正所谓“阳春三月试新茶”。据说,谷雨采摘的新茶,具有生津止渴、消暑清热、祛病延年之功效。但此时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此时,人们在保健养生时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针对其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环境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诸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等。在施治过程中,要究其病因,辨其病症,辨证治疗。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但在谷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却处于旺盛时期。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应多进行些体育运动,如做做保健操,练练气功等。
上文说到谷雨时节神经痛容易出现,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
谷雨时节预防神经痛的方法
肋间神经痛而言,多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中医将其称为“胁痛”《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又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从病因病机上讲,肝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于两胁,故肝脏受病,往往出现胁痛的症状。且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喜调达,恶抑郁。如遇情志郁结,肝气失于疏泄,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均可发为胁痛。若肝气郁结日久,气滞产生血瘀或因跌扑闪挫,引起络脉停瘀,也可导致血瘀胁痛。不论属于何种病因,其根本都与肝气不舒有关,因此在治疗上都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而言。多表现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踝关节后外侧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严重者痛如刀割,活动时加重。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痹有闭阻不通的含义。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使该经气血痹阻不畅所致。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感受风邪为主的,疼痛呈游走性者,称为行痹;感受寒邪为主的,疼痛剧烈者,称为痛痹;感受湿邪为主,表现酸楚、麻木、困重者,称为着;发病急剧,伴有发热症状者,称为热痹。凡是患上坐骨神经痛者,都应根据上述四型,辨证施治,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祛风、散寒、化湿使营卫调和而痹病得解。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本病多发生于面部一侧的额部、上颌或下颌部。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难以忍受。该病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较多。其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致使经络拘急收引,气血运行受阻,而突然疼痛。《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另有肝气郁结,郁而化火,饮食不节,食滞生热,肝胃之火上冲于面以及素体阴虚,房劳伤精,致阴虚火旺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牙、口腔、耳鼻等疾病都能诱发本病。在施治过程中,要究其病因、辩其病症。对感受风寒者,要以疏通气血为主;肝胃郁火者,以泻肝胃之火;阴虚火旺者,应以滋阴降火之法。针刺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谷雨时节养生,别忘了以上几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