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春节期间天气依然严寒,如果出去走亲访友的话,一定不要忘了以下的防寒注意事项,提前做好保健养生工作。
冬季防寒出行12大注意事项
1、捂住口鼻
围巾如果围在嘴上,当人在呼吸的时候,细小的羊毛纤维和细菌就会被吸入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还有不少人戴口罩是为了御寒,但如果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会被人为地减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2、喝酒防寒
喝酒后,由于外周血管如皮肤内的微血管广泛扩张,热量通过皮肤向外散发,所以人们会感觉到皮肤温热。但是,酒精毕竟不同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它产生不了多少热量,所以喝完酒后,由于机体这种不正常的散热会使热量大量丢失,温和的感觉最终会被寒冷所代替。因此,喝酒是不能御寒的,只会越喝越冷。
3、紧闭门窗
冬季关上门窗睡觉,的确会减少空气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但由此带来的空气不流通危害更大。据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从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其结果是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对呼吸道有影响,因而那些闭窗贪睡的人经常会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4、睡觉蒙头
人在蒙头睡觉的时候,不断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完全集中在被子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内,氧气浓度不断下降,而人体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又会自然散发出潮湿的热量,这样,被子里的空气是相当潮湿而污浊的。如果长时间蒙头睡觉,大脑会严重缺氧,第二天工作也不会有精神,人会变得头脑昏沉。
5、不喝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6、洗脸水温过热
在冬天,应该尽量减少洗脸的次数。洗脸时也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水温过高一方面会直接灼伤皮肤,另一方面也会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就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肤干裂。另外,洗完脸后最好过半个小时以后再外出,这样能降低寒风对面部皮肤的伤害。
7、止痒
冬季干燥很容易皮肤发痒,那么该如何止痒呢?
中医认为,血虚风燥是皮肤瘙痒的主要病因。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白舌红、倦怠乏力等血虚症状的人可常喝当归茶来止痒。
准备当归10克、白芍10克、防风6克,用开水闷泡20分钟后饮用,每天坚持喝。当归是补血活血之圣药,白芍有养阴、养肝的作用,防风有祛风的作用,三者一起泡茶,具有补血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
8、出行勿忘润肤
人参中富含人参皂甙,具有营养皮肤和改善循环的作用。东北盛产人参,且卖得比较便宜,北方人可用人参粉煮水的方法来止痒。
做法非常简单,先到中药店里买一些人参,然后把它们打成细粉,放锅里加适量的水煮开,等晾温后直接用来擦拭皮肤,润肤效果非常明显。
9、出现冻疮
对于冬天容易出现的冻疮,还可以自己在家制做冻疮膏来治疗。将红花10克、细辛3克、桂枝6克一起研磨成细粉,加20克氧化锌软膏和几滴香油,调成糊状就可以了,均匀涂于患处,每天两次。红花能活血化瘀,细辛能温经通络、利水,桂枝则具有祛风盛湿、温经通络、化水的作用,三者一起使用,对于冻疮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10、骨折该怎么办
冬季路面冷硬,不慎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如果伤处有瘀血、肿痛,或者以不正常的姿势倒卧,就可能是骨折。严重骨折可有肢体畸形,或者开放伤口。一旦发生骨折,伤者可以用手及衬垫、衣物等扶持固定患肢,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应拨打120或者请他人帮助呼叫,直到医护人员抵达。
11、低体温症
人们在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低体温症,出现寒战、皮肤苍白、发凉,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一旦出现低体温症,要为患者缓慢复温。可以为他们裹上毯子,并给他们热汤、热巧克力等热饮和高热量的食物,帮助其恢复体温。饮料不要含酒精和咖啡因,以使患者保持清醒。
12、外出归来最好洗洗脸口鼻
外出回来进入室内后除了换下外衣洗手外,最好还能洗洗脸、口、鼻。
洗脸最好用温水;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清理鼻腔的方法是: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鼻腔的脏东西就全部清理干净了。值得注意的是,清理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给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以上就是冬季防寒以及出行的注意事项,春节出行注意起来。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