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现如今,减肥的方法越来越多。热衷于减肥的女性朋友往往都会跟随潮流选择一些不同的减肥方法。然而,没有副作用的减肥方法才是最健康的。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按摩减肥的方法吧。
中医减肥按摩的穴位
百会穴:饭前按摩可以减少食欲。
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瘦身作用: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心的紧张与压力。饭前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清爽头脑,还能控制饮食用量,从而改善体质,减少脂肪的摄入。
颊车穴、天突穴:反复按摩可以打造瓜子脸。
位置:沿着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你就会发现一处是凹陷的,这个位置就是颊车穴。而天突穴位于锁骨的凹陷处。
瘦身作用:由于压力和熬夜等各种原因,有时候我们会出现两腮浮肿,脸部轮廓不明显的情况,这时只要我们按摩颊车穴15分钟,再用冰水敷脸,脸部的浮肿就会消失。
假如你是天生的babyface,也不用失望。按摩天突穴可以加快淋巴的循环速度和脸部肌肉的运动速度,长期坚持按摩,脸不知不知就变小了。
胃点穴: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
位置:位于右耳耳廓中央。
瘦身作用:反复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使肠胃的新陈代谢加快,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所以,假如你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可以选择按摩胃点穴15分钟来促进消化。值得一提的是,睡前按摩胃点穴可以避免第二天的脸部和眼部浮肿。
肾俞穴:减少身体浮肿。
位置:这个穴位位于腰部第二腰椎刺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瘦身作用: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有效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迅速排走,从而摆脱浮肿。
攒竹穴:有效消除脸部浮肿。
位置: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地方。
瘦身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消除脸部的浮肿。MM们可以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用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来轻轻旋转。
与此同时,在饭后还可以试试以下的按摩方法来减肥哦。
中医饭后按摩减肥的方法
丹田小腹神阙穴:手指自然放松张开,轻轻拍打自己小腹最肥胖的地方。轻柔地拍,就像吃饱饭拍婴儿的背部一样。然后大拇指先往手心内收,其余四指握拳,称为空拳,用空拳轻轻拍打小腹最肥胖的地方,空掌拍法效果更好更深入,但拳心有空气振动所以不会受伤。
手掌划圈轻摩腹:双手伸直,互相交叠摆在肚脐上,大拇指交叉,掌心对准肚脐,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稍稍吸气后收小腹,双手顺时针揉36圈,可以帮助肠胃蠕动,摩擦时会感觉到手掌和腹部微热。
龙爪初探去油脂:双手微微张开如龙爪状,轻轻揉捏自己小腹最肥胖的区域。小腹右上方是肝胆、脾,胃居于小腹中间;揉捏肝胆去脂肪、揉捏脾胃去肥肉。根据中国传统医学,揉捏动作比拍打更加细致,揉捏时若感到疼痛,代表肝脏本身功能不好,此时尽量小力,不可愈痛愈大力反而造成伤害。如果轻轻一碰就会疼痛是一个警讯,要马上看医生。
玉蟾吸真瘦小腹:双手抱住自己小腹最肥胖的地方。先快速地用力吸气,同时双手向上提,然后吐气放松。以拍打功配合吐纳气法是最激烈的一式,就像突然要跑百米,脑部一下子吸入太多氧气会感到眩晕。有些人做不到36次就头晕,所以特别强调因人而异,不要勉强。如果做五六次就头晕表示体力很差,不要再继续做,休息一阵子。
除此之外,按摩脚底也能减肥哦。
中医按摩脚底减肥的方法
敲击脚底:每天晚上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是内脏排毒功能增强,使体内血管的排泄功能畅通无阻,加快燃脂速度。
做法: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每只脚100次左右,运动完成约2分钟。
双脚晃动: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功能失调和内分泌失调的现象,会出现体能毒素不能及时排除,新陈代谢速度过慢造成脂肪堆积,出现肥胖。简单的脚局部刺激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速度。
做法:仰卧在床上或地板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持续2分钟,全省血液循环立即通畅,燃烧脂肪,且有助于改善睡眠。
赤脚行走: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使掌心得到锻炼的机会,掌心是保持按摩平衡的重要部位,行走时尽可能让掌心得到刺激,可尝试走卵石路,或在家中准备一块带圆润突起的席垫。
做法:让五指分离运动也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为了减肥和身体健康,在家中尽可能的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赤脚行走。坚持2分钟即可。
以上按摩减肥的方法都很简单,快来试试看吧。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