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冬季很多人都感觉起不来床,想赖床,其实这可能还是一个好事情。为什么赖会床还是个好事情,冬季早起还有哪些事情要注意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冬季赖床一会儿有利健康
从中医讲,冬季起床宜慢不宜快。尤其是脑供血不足、颈椎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更要注意。
据介绍,夜间睡觉时,身体各处系统及关节都属于半睡眠状态,如果马上起床,身体尚未适应工作状态,会出现头晕、心慌,甚至四肢乏力、反应迟钝等现象。尤其是脑供血不足、颈椎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更要注意。因为人睡觉平躺时,血液在身体循环较平缓,若立刻起床,血流尚慢,不能一下子将氧气输送到脑,血压上不来,便会产生头晕等不适症状。赖一会床,让肌肉和血液慢慢适应到正常状态,有益无害。
当然,过度贪睡赖床也不利健康,可能会引发抑郁、感冒、记忆力下降等疾病。
冬季早起忌四件事
1、忌早餐太油太咸
油条、煎鸡蛋等都是高脂高热量食物,不少高血压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症,吃得太油太咸会使动脉粥样硬化恶化。
早餐可以喝杯牛奶或一碗粥,隔天吃个煮鸡蛋,再加份果蔬。
2、忌不爱喝水
早上起床喝温水的好处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清晨的血液比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
起床后,应尽早喝一大杯温开水,这样能较快稀释黏稠的血液。水10分钟就可通过胃和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3、忌盲目早起晨练
冬季季室内外温差在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建议大家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4点左右。健身操、太极拳、快走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盲目过度锻炼也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除了避开上面的错误事项,冬季早起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4、忌便便太用力
晨起时,血压本来就高,如果用力排便,腹压增大,血压会更快地升高,如果患者本身脑内小动脉硬化,一用力就可能发生脑内小动脉的破裂出血。
出现大便干燥、排便不畅时,千万别过度用力或屏气,或一边屏气一边过度用力,生活中应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香蕉等,实在不行应去看医生,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冬季早起应注意四点
1、早睡早起注意保暖
冬季起居方面,引用《黄帝内经》中“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建议大家晚上尽早睡觉,早晨可随着太阳初升起床。注意保暖,避免汗出,防止阳气外泄。
5、起床坚持221原则
部分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出现血管运动障碍,如果体位变动过快,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出现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或是晕厥。
3、气血通畅后再起床
可双手抱膝,让背部在床上前后滚一滚。双腿上举,做空蹬自行车,先正向再反向。俯卧,头脚尽量上翘,做小燕飞动作。活动一下身体的主要关节,使气血通畅后再起床。
建议起床坚持221原则,即刚苏醒时,睁开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来后坐2分钟,坐到床边等1分钟再站起来活动。
4、早期开窗30分钟
天冷没有雾霾时,最好每天早晚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开窗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长时间通风,尤其是家中有老人时,以防诱发面瘫和中风等疾病。老人、小孩此时也应尽量少在窗边活动,如果窗户正对着老人、小孩的床,可以只开一个小缝,产生空气对流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冬季早起的一些事项,您记住了吗?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