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冬季养肾有哪些方法?冬季寒冷,而寒气又通于肾气,可见在冬季养肾至关重要。中医有什么冬季养肾的妙招,一起来看看吧啊。
冬季为什么要养肾?
冬季,是四季中最不为人所“待见”的季节,草木枯萎、万物肃杀,寒气直逼体内,寒气与肾脏相通,冬季就是最消耗肾的阳气。肾的阳气一伤容易引起风寒感冒、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肾气虚弱又伤及肾阴,头晕耳鸣症状也会伴随而来。故而,在冬季养肾十分重要。
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引发疾病。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肾不纳气,即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的病象。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养肾有助于肺气呼吸,自然纳气,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中医学认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锻炼出汗停止运动时,一定要及时穿上衣服,有条件者换去汗湿的内衣,以防感冒。
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养肾达到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目的。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
冬季养肾六个方面着手调理
中医以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冬季养肾,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饮食调理
冬季阳气潜伏,万物生机闭藏,肾气最易耗损,饮食上宜用性温益精之品,以补肾气,固护肾精。如羊肉、狗肉、牛肉、乌鸡、桂圆、胡桃、核桃、栗子、大枣、白薯等温热护阳之品。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人的体质有偏颇,耐受温补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要辨证施补。
例如平时素体阴虚而有内热的人,温补的羊肉、狗肉对他们来说就是“发物”,食之过多会更伤其阴,使内热更盛。另外,中医讲黑色入肾经,食用黑色食品,能益肾强肾。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魔芋、乌骨鸡、甲鱼、海带、紫菜等。且与羊肉、狗肉这一类温肾壮阳食品不同的是,这些黑色食品大多性味平和,补而不腻,食而不燥,对于肾气渐衰、体弱多病的老人以及肾气不充的少儿尤其适宜。
二、起居调理
冬季天寒地冻,体内阳气潜藏,中医认为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以免扰动体内阳气。天寒要适当防寒保暖,添加棉衣棉裤,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或作慢跑、散步、跳绳、球类等运动,护阳固精,以增强抵抗力和御寒力。另外,夜间忌憋尿,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三、针灸调理
人体所有的数千个穴位中,只有两个是具有补肾功效的,一是气海穴,二是关元穴。每天在这两个穴位上做十分钟灸法,可连接穴位的经络,把热能直接输送到相应的脏器或部位以增强身体能量或祛除疾病。(气海穴和关元穴定位:并排合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的总宽度就是三寸,在腹部正中线肚脐下三寸处就是关元穴,一寸半处就是气海穴。)
四、足部调理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用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液浸泡双足时,药液会通过肾经直达肾脏来对它进行充养。每晚临睡之前,用感觉比较烫的温度的药汤来浸泡双足。
推荐常用具有补肾阴功效的中药:熟地、黄精、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等,每次可以选择一两种,每种150克,煎煮完毕后倒入脚盆即可。
五、打坐调理
打坐是一种很好的养肾功夫,无论在哪一种养生的理论里,都对它推崇备至。
简单打坐方法:平坐床上,双腿盘起,身体坐正,双手自然下垂于关元穴附近,闭目、放松,吸气时用鼻子吸天地轻清之正气,呼气时用口腔呼出脏腑的浑浊秽气。不要去想任何事,就是放松即可。如果可以坚持几天,会感觉到肾脏不适所引起的问题都会有好转的。
六、房事有节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以上是中医关于冬季养肾的一些注意事项,您可一定要注意啦。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