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久坐伤害身体,除了熟知的颈椎病和身体赘肉,它还有哪些危害呢?久坐不动的危害,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哦。
久坐不动的六大危害
1、久坐伤肉
中医早就认识到“久坐伤肉”。久坐不动,气血不畅,缺少运动会使肌肉松弛,弹性降低,出现下肢浮肿,倦怠乏力,重则会使肌肉僵硬,感到疼痛麻木,引发肌肉萎缩。
2、久坐伤神损脑
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则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伤神损脑,产生精神厌抑,表现为体倦神疲,精神萎靡,哈欠连天。若突然站起,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久坐思虑耗血伤阴,老年人则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若阴虚心火内生,还会引发五心烦热,以及牙痛、咽干、耳鸣、便秘等症。
3、久坐伤心脏
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日久则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血液循环迟缓最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长时间坐着的,那么就得注意身体中是否有内脏脂肪的大量堆积……内脏脂肪都是坐出来的。
4、久坐伤胃
久坐缺乏全身运动,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日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脘腹饱胀等症状。
5、久坐损筋伤骨
久坐颈肩腰背持续保持固定姿势,椎间盘和棘间韧带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僵持状态,就会导致颈肩腰背僵硬酸胀疼痛,或俯仰转身困难。特别是坐姿不当(如脊柱持续向前弯曲),还易引发驼背和骨质增生。久坐还会使骨盆和骶骼关节长时间负重,影响腹部和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诱发便秘、痔疮,出现下肢麻木,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等症。
6、久坐便秘
久坐不动的办公白领一族、老人们,久坐少动,长期不喜欢运动,肠道蠕动慢,肌肉收缩无力,腹压降低使得排便动力不足,很容易发生便秘。
久坐不动试试“站桩”运动
久坐不动除了常见的走路,拉伸动作,还可以试试看站桩哦。
“站桩”类似于半蹲,其动作要领是: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手抬平放于体前;身体慢慢匀速屈膝下蹲;膝关节微屈即可,打开130°~135°,其位置不要超过脚尖;保持自然、均匀呼吸。整套动作要求躯干尽量保持笔直伸展的状态,臀部向身后微微撅起,起身时要尽量缓慢。站桩练习要循序渐进,每次保持的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尽可能地延长至3~5分钟。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借物蹲,用自己的背部、腰骶部倚靠在墙上,或是手握着栏杆,借以分散身体重量,使下蹲训练变得容易进行。
久坐不动的人运动方式避开仰卧起坐
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最不适合做仰卧起坐。这是因为人长时间久坐不动,尤其是低着头、弯着腰,已经让颈椎和腰椎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而仰卧起坐主要依靠腹肌的力量,把上半身带动起来。做完整个动作,会让原本已经“受伤”的颈椎、腰椎又一次受到压迫,加重其受损程度。
如何避免久坐不动tips
1、踮脚尖
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的方法健身。因为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锻炼者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2、椅上放坐垫
为了消除老人久坐带来的腰痛和尾骨痛,日本人喜欢在椅子上放个厚厚的坐垫,帮助重量均匀分布,还能减少椅子对坐骨结节的摩擦,或者在脚下也放个厚垫子,让双腿适度抬高。
3、桌下伸伸腿
坐时在桌下悄悄绷绷脚尖、伸展足背,或者双腿并举抬一小会,伸展下肢对预防静脉血栓最有用。老年人下肢循环不好,看电视、看报时更应该常做这样的抬腿运动。
4、身边放闹钟。办公族忙起来或老人下棋打牌,经常就忘了休息这回事。在身边放个小闹钟,或用手机定时,提醒自己每过一个小时起来溜达溜达。
需要较长时间坐着工作或学习时,应当定时起来活动活动。一般30~45分钟就要起来活动5~10分钟。伸伸腰、捶捶背,这样对缓解及免除腰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具有良好效果。
5、见缝插针多动
如果每天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避免久坐,可以做一些原地的运动,如类似踩缝纫机踏板的 小幅度腿部运动。有条件的可适当把腿抬高,并不时用手拍拍腿部或做简单的按摩。
6、尽量挺直腰板
坐着办公或学习时尽量挺直腰板,避免弯腰时间过长而引起或加重腰部肌肉紧张度,增加腰痛可能。
久坐不动危害那么多,见缝插针来运动下吧!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