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人群用药药酒偏方秘方中药疾病用药维生素抗生素用药常识疫苗药品资讯药店

秋分节气 养生注意四大点

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林嬿钊

秋分,又称“日夜分”或“宵中”,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今年秋分具体是9月23日。“分”为“半”之意,因此时“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季养生特别策划—养阴防燥润肺是根本】

秋分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长。自此开始,阳光直射的位置开始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逐渐昼短夜长,地面向天空散失的热量逐日增加,气温则越来越低。同时北方的冷空气开始频频南下,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雨,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这个阶段,降水量不是很大,但降水的次数较多,正是北方冬小麦、南方水稻播种的好时期,固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这时,我国南方地区天气日渐凉爽,秋雨和秋燥会交替出现,这时的秋燥尚处于温燥向凉燥过度的阶段。此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所以秋分节气养生要本着平衡、调和阴阳的原则,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的调摄皆顺应“收敛”之势,以平为期。

起居调摄要节律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曰:“秋三月,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早卧可顺应阴精的收藏, 以养“收”气;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秋分过后,秋燥渐显,凉意已浓,白天温度若不是过高不建议使用空调,否则易遭寒邪、燥邪侵袭。早晚温差明显,体质虚弱、患有胃肠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要注意早晚添加衣物,不能盲目追求“秋冻”,要结合实际气温及自身身体条件,尤其要注意头部、腹部的保暖。

饮食调摄要寒热均衡

秋分时节昼夜等长,饮食养生要本着阴阳调和的原则,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对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易脾气急躁、午后潮热、面红目赤、口腔溃疡、口渴喜饮、大便干燥的人来说,要少吃大热峻补之品,如羊肉、狗肉、鹿肉等。对于阳气虚弱、阴寒内生,易怕风恶寒、脸色少华、手脚冰冷、情志抑郁、睡眠不佳的人来说,要忌食苦寒生冷之品,如绿豆、苦瓜、西瓜等。饮食调养在做到寒热均衡之外,也要适当选用清润、温润的食物以防秋燥症。清润之品可选雪梨、蜂蜜、甘蔗、百合、银耳等,温润之品可选芝麻、核桃、杏仁、板栗等。

运动调摄要动静有度

秋分过后,秋意渐浓,天气凉爽,这是开展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散步、慢跑、打球、游泳,或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气功均可。但应注意秋季的运动不适合大强度、大汗淋漓的运动方式。在开展“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站桩、打坐、诵经等。动可强身、静可养身,动静结合可达身心康泰之功。

情志调摄要安宁平静

秋分时节,秋风阵阵,秋雨绵绵,万物由荣转衰,人很容易受到自然界这种变化的影响,产生悲愁伤感的情绪,因而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因此,秋分节气的情志调摄主要是保养神志、收敛神气,减少悲秋情绪,达到《内经》所说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的境界。也可在秋高气爽之时,与亲朋好友相邀,一道登山畅游,饱览美景,可使人心旷神怡、安宁愉悦。

(本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订阅号,微信号gdhtc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白领“鼠标手”预防和恢复的方法
  • 下一篇:昼夜等长秋分至 平衡阴阳调身体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全球准入国家和地区增至42个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虚拟手机号码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