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中发病率更是远远高于其他时候。下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风湿病?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第一:风寒痹阻症
症状:关节感觉到寒冷和疼痛,如果遇到寒冷的东西,那么疼痛就会加剧;如果碰到温暖的东西,那么疼痛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患处皮肤不会出现改变,但是关节不利于伸缩。患者的舌头出现红色,舌苔变得白色,经脉则是出现浮脉等等。
这是因为体内风寒入侵导致体内经脉和关节阻塞,然后气血运行受到影响。
治疗方法:主要就是要温暖经络,祛除体内的风寒。
药方:防风汤,根据具体情况更加一些药物。防风具有祛除风寒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具有养血功效的当归、保健脾胃的茯苓等等。
第二:风湿痹阻症
症状:关节感觉到疼痛,并且出现肿胀的情况;患者还感觉到头痛发热、小便不容易,舌苔薄白的情况,另外四肢也会感觉到非常的沉重。
这是由于风邪入侵,同时体内湿气过重并且郁结在体内,所以出现关节沉重、疼痛的情况。
治疗方法:主要还是祛除体内分风湿,然后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药方:蠲痹汤,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进行加减药物。如果先要达到更好的疏通经络 作用,那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乳香;如果想要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那么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当归或者是川穹;如果体内风邪严重,那么可以增加防风的剂量。
第三:汗湿痹阻症
症状:关节出现肿胀的情况并且伴随有疼痛,但是这个疼痛并不会在肢体游离,而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如果遇到了寒冷的东西,那么就会感觉到更加的疼痛,并且会更加的害怕寒冷,舌苔也出现薄白的情况。
这是由于人体中气血不和、风寒湿邪入侵的情况造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遇到寒冷的情况中,疼痛会更加的明显。
治疗方法:祛除体内的风寒和湿气,然后疏通经络
药方:乌头汤,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的增加一些药物来调理身体。如果想要达到祛寒止痛的效果,那么可以增加一些麻黄;如果想要调理气血,那么可以增加一些黄蔑。特别提醒的是,乌头中具有一些的毒性,如果在汤药中增加一些白蜜能够清除这种毒性。
第四:风湿热郁症
症状:关节出现红肿、高热的情况,并且非常的疼痛难忍,特别是早上的时候更是不能够运动。并且患者身体还伴随有发热、口渴,小便干燥并且呈现红色的情况,舌头也变得红色的了。
这是因为风邪、湿气入侵我们的体内,然后郁结在体内最终演化成热气,这也是为什么关节处发热的原因。
治疗方法:服用一些清热疏风的药物,然后还要祛除体内的湿气和疏通经络。
药方:宣痹汤,然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增加一些对应的药物。如果先要增强利尿的效果,那么可以多加一些赤小豆或者是薏苡仁;如果想要达到清热的效果,那么连翘、滑石都是很好的选择。
第五:寒热错杂证
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热和疼痛的情况,如果接触到了温热的物体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并且关节部位不能够自如的进行伸缩,甚至出现关节僵硬和变形的情况;患者身体还伴随有发热、咽喉疼痛、小便发黄、舌头变红等等情况。
治疗方法:温养经脉,去除体内寒气和湿气。
药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如果想要温养经脉,那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附子;如果体内的热气比较重,那么可以添加一些生石膏或者黄岑。
第六:热毒痹阻证
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遇到寒冷的东西疼痛可以有效的缓解,并且患者的面部、咽喉等等都变成了红色,甚至出现便秘等等情况。
治疗方法:吃一些清热、凉血、疏通经络的中草药。
药方:清瘟败血饮
风湿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凡是能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就强,很少患病,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内经》说过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这个道理。
避免受风、受潮、受寒
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受凉、受潮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是“百病好发”之际,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不要贪凉、空调不能直吹、不要暴饮冷饮等,秋冬季节要防止受风寒侵袭,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保持精神愉快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精神活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方面,遇事要注意不可过于激动或长期闷闷不乐。要善于节制不良情绪,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开阔,生活愉快,进而使身体健康,要记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预防和控制感染
实验研究表明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可能是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之一,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