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如何科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如何科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1、积极正规治疗。在确诊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积极治疗,慎重选择治疗方法。
2、注意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和治疗期间,关节韧带比较松弛,炎症较重,如果休息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3、先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占总数的5%。绝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4、不要单纯依赖内服药或外用药。药物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减轻症状,但很难促使突出物变位。
5、不要连续长时间内服或注射激素类药物。过量应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骨质疏松、肥胖、易受感染等,重者可致股骨头坏死、糖尿病、高血压、胰腺炎等。
6、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腰部受凉所致的腰肌纤维炎、痉挛常引起腰椎关节的僵硬,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水肿。由于腰部肌肉损伤,血液循环较差,腰部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凉。
7、注意腰部活动姿势。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不要做既弯腰又转腰的动作,如扫地和拖地、弯腰搬重物等,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及加重疼痛。避免长时间腰部一个姿势工作。腰肌强壮对腰椎的保护作用自然加强,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从根本上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如“飞燕式”腰背肌锻炼。“飞燕式”腰背肌锻炼: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四肢及颈向后伸展,坚持30秒(据自己的耐力调整),休息约10秒(不做要求,可自己定),为一个完整动作,反复5遍即可,早晚各一次,。不要盲目的进行运动,有些年轻的患者自以为是在做康复锻炼,比如单双杆。仰卧起坐等,运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
8、注意节制性生活。肾气实则腰壮。性生活过程中腰骶部血液循环的变化可致腰肌缺血、缺氧,腰部的动作可对椎间盘产生较大的影响。
9、注意饮食,不可过热过燥,容易引起便秘,上厕所太使劲也可能加剧疼痛!还有些患者认为喝酒可以活络血脉什么的,其实不然,若不控制滥饮,后果堪忧!平时在饮食上,多吃一些银耳、香菇和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骨头汤、豆制品,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少吃肉及脂脂较高的食物,以免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可导致病情加重。
10、再有就是平常不可太放肆的打喷嚏,若要打喷嚏时可同时做收腹动作,因为腹腔压力陡然剧增,可能会引发腰椎间盘的突出!
11、不要盲目的进行牵引治疗,因为专业的牵引必须要考虑到方位和力度的问题,如果在牵引过程中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牵引!老年人骨骼较疏松,一般不建议进行牵引治疗!
12、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七种腰椎盘突出锻炼方法
仰卧起骨盆坐
在床上仰卧,然后双膝保持屈曲,用足部以及背部作为支点,用力的使骨盆抬起,然后再慢慢的落下,这样动作比较简单,很容易完成,对于腰椎盘突出效果很好,坚持反复做20次。这个动作可以矫正下骨盆前倾,能够增加腰椎曲度。
抱膝触胸
仰面向上躺在床上,双膝保持屈曲,然后用双手抱住膝让膝盖尽量靠近胸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背部弓起离开床面,这个动作也非常简单,可以有效的减轻腰椎盘突出的症状。
侧卧位抬腿
采取侧卧的体位位,将身体上侧的腿伸直,下侧的腿的膝盖微微弯曲,让上侧的腿侧着向上抬起,然后慢慢的放下,这样反复的做数十次,坚持做下去,对于腰椎盘突出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不过一定要坚持长期的坐下去才可以。
爬行与膝触肘
用双膝及上肢着地撑起俯卧,让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直腿抬高
采取仰卧位躺在床上,然后将双手压在自己的臀下,再慢慢的抬起自己的双下肢,可以让膝关节保持微屈,然后慢慢的放下,这样坚持做,重复15次,每天坚持这样锻炼,对于治疗腰椎盘突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压腿
可以选择坐在床面上,然后让一只腿微微弯曲,让另外一下肢伸直,然后让躯干慢慢的向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这样多做几次之后,可以交换成另一下肢。这个动作也可在在站立的时候进行,可以让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或者是比较高一些的地方。
膝仰卧起坐
先躺在床上,采取仰卧位,然后让双膝保持屈曲,收腹使上半身抬起,然后双手触膝。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