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在夏季养生原则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是吃苦。我们认为吃点苦,可以帮助解暑去火,让身体收益。但是吃苦没有度,反而会适得其反,其中有一些事项我们必须注意起来。
炎热的夏季,人易上火。中医认为,苦性食物多寒凉,食之能降火。因此,人夏后苦味食物就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农贸市场和超市里的苦味食品销售异常火爆,如苦丁茶、苦瓜、莴笋、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萝卜叶、杏、荸荠、杏仁、胡柚、曼橘、荞麦、莜麦等。一些人就连平时吃的零食也改为苦味小食品,以求沾热去火。
夏季养生有诸多观点,有人认为“夏日吃苦,胜似进补”,有人认为夏季要“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其实无论“吃苦”还是“增辛”,要根据个体差异辨证作出调整,以免过度食用伤身。
食苦味伤脾胃
人体的五脏功能和自然界的五行及四季消长的变化相对应,其中,夏季属五行中的“火”,对应五脏中的“心”。而据《黄帝内经》,“苦入心”、“心恶热”,因此夏季养生不少观点都提到要“吃苦”降“心火”以“养心”。
虽然适度食用苦味食品能够起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和清凉败火、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但吃过多的苦味食品则易伤脾胃,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夏季“吃苦”别过量。
另外,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的患者也不宜食用苦寒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儿童和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长期大量食用苦味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吃“苦”也要适度,过多食用或食用苦味过重的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吃苦”因人而异
“吃苦”最好都应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上,根据个体差异辨证作出调整,不要生搬硬套,以免过度食用伤身。
夏天暑湿较盛的地方,适当“吃苦”有助于化除人体内的湿邪。另外,工作环境不同对身体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可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夏季多在高温酷热的室外工作的人群,可适当多“吃苦”以清热泻火祛暑湿。而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下少出汗者,饮食上适当“增辛”有助行气养阳。
以下人群不适宜多食用苦味食物: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大多体虚、气不足的人容易脾胃虚寒,这类人群不宜常吃苦瓜,否则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学龄前儿童为纯阳之体,胃常有余,脾常不足,不宜过食;孕妇应慎食苦味食物,例如苦瓜内含有奎宁,食用过量会刺激子宫收缩,可能造成流产。
适宜夏季吃的五种“苦”菜
1、苦瓜
苦瓜为夏季食用佳品,营养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可炒肉、烧鱼,清脆爽口,别有风味。
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等作用。苦瓜除了含有味苦的奎宁外,还含有蛋白质。研究发现,蛋白质能刺激免疫细胞而具有抗癌作用。
2、苦笋
中医认为,苦笋味甘,性凉而不寒,具消暑解毒、减肥健身、健胃消积等功效。
苦笋是夏季餐桌上的可口菜肴。人们通常用苦笋、排骨,加上咸菜配制成苦笋煲,苦甘可口,味道鲜美,吃后令人回味无穷。
3、苦菜
苦菜又名荼、荼草、苦马菜,苣荬菜,为菊科植物苣菜的全草。苦菜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苦菜调十二经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强力明目…………”腌苦菜是夏日佐饭的美味佳肴,具有爽口开胃、消暑、清心除烦的作用。
4、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甜菜、枸杞尖。中医认为,枸杞苗全株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除烦、滋阴明目的作用。适于治疗阴虚发热、消渴口干、手足心热以及肝肾亏虚、两目干涩、虚火牙痛等病症。
5、莴笋
莴笋又叫千金菜、莴菜。中医认为,莴笋性凉,味苦、甘,入肠、胃经,它具有通利小便、开胸利膈、顺气调中、清热止渴的作用。
适于治疗小便不利、脾胃气滞、饮食不振、消渴多饮等病症。莴笋可炒、可拌,炒要用大火快炒,拌要放少许精盐稍腌后,挤去汁,再食用。
吃苦也要因人而异,而且不宜过多,您记住了吗?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