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人群用药药酒偏方秘方中药疾病用药维生素抗生素用药常识疫苗药品资讯药店

中医教你如何做到五味补五脏

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味道对于我们的五脏有着不同的养生功效。但是很多人对于酸甜苦辣咸却是各有所爱。有些人无辣不欢,有些人嗜甜如命,还有些人从不吃苦。但是在我们任性的满足着自己味蕾的同时,五脏却遭了殃。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中医所讲的“五味补五脏”呢?且看下文为您慢慢道来吧!

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五脏在前面的章节中都提到过许多次了,是心、肝、脾、肺、肾。而这五脏对应的五味则是辛、甘、酸、苦、咸。把这五味和五脏对应起来,就是肝主酸,脾主甘,心主苦,肺主辛,肾主咸。

1、辛味养肺

当我们肺虚有寒,出现感冒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喝碗姜汤就会好多了。这主要是辛味入肺的缘故。生活中辛味的食物很多,生姜、胡椒、辣椒、葱、蒜、韭菜、花椒等等,数不胜数。虽然辛味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祛风散寒,解表止痛。但是,吃多了也不好,会使肺气过盛,因而患有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便秘及神经衰弱的人群还是少食为好。

2、甘味补脾

脾胃虚弱的人可适当多吃些甘甜的食物,如西红柿、茄子、蘑菇、胡萝卜、土豆、黄瓜、冬瓜、南瓜、藕、梨、桃、苹果、香蕉、西瓜、鸡肉、蜂蜜等,有补益、和胃、生津的作用。中医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止痛、解毒等作用。但过食甜腻之品也不好,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就会来了。

3、酸味补肝

肝虚血枯者宜食酸味食物,如橙子、橘子、橄榄、柠檬、枇杷、葡萄、芒果、石榴、食醋等,它们都有开胃、收敛、固涩的作用。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望梅止渴”的故事,一路行军士兵们口渴难耐,走路都有气无力,曹操就骗士兵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大家听了都流口水了,人也有劲儿了,行军速度也加快了。那么,流口水是可以止渴,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感觉有劲儿了呢?这主要是酸味补肝血,气血旺盛了,人自然就有劲儿了。

4、苦味清心

苦菜、苦瓜、大头菜、百合、白果等都是苦味食物,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吃。但是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及健胃等作用。因此,如果心情舒畅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苦味的食品,这时候你会发现,味道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苦。

5、咸味滋肾

苋菜、紫菜、海带、海参、螃蟹等都是咸味的,具有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咸味入肾,能软坚润下。

“五味入五脏”,让饮食营养变得简单易行。但是,过食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就拿居住在比较寒冷地区的人们来说,吃些咸食,如咸菜、腊肉等等,可以补肾温阳,但是吃多了就可能会诱发高血压。所以,东北的一些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比较高,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吃东西不能过。就像《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没睡午觉或影响性生活?中医教你夏季如何健康午睡
  • 下一篇:湿热厌食怎么办?中医教你如何祛除夏季体内湿热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全球准入国家和地区增至42个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虚拟手机号码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