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天气炎热,人们容易脾气暴躁,肝火上升也会引起身体的疾病,有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眼内分泌物过多、食欲不振、皮肤干裂,口舌生疮,心烦肺热等。肝火上升不要吊以轻心,要及时调节营养,去火养肝。肝火旺盛是属人体内脏气血调节出了问题。
夏季肝火旺 养肝护肝有妙招
下面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和调理肝火旺盛的妙招。
枸杞泡水 对于那些生活不规律的人,每天取10克枸杞坚持泡水饮用,对养肝阴和修复肝细胞是很有益的。
常喝酸奶 奶制品可给机体补充蛋白质,以酸奶为佳,因为酸奶可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此外,酸奶可促进干扰素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常吃草莓 莓既能养肝又可去肝火。草莓性凉、偏酸甜,能养肝护肝,提神醒脑。又因红色入心,可去心火。应注意的是,草莓性凉,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酸过多的人,更要控制摄入量。
均衡营养 每天各类食物都要摄取。5种颜色的蔬果各有优点,比如绿色、红色、黄色蔬果含有叶黄素;花椰菜、白花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有防癌作用,用餐时可多选择、多替换。
调整作息 肝脏也需要休息。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想办法保证晚上11时前入睡,宁可早起也不晚睡。另外,建议经常加班的人平时多吃点疏肝养肝的食物,比如韭菜、佛手、木瓜、贝类、木耳等。
调整睡姿 肝经在人体两侧,侧卧的时候,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都能养肝气。因为人在侧卧的时候,血自然就归到肝经里去了,“肝主藏血”,血一归到肝经,人就能安静入睡。
调整心态 快乐的心情对养肝十分重要。要改变对自己和他人过于苛求、满腹牢骚的不良行为模式,培养乐观、开朗、宽容、放松的健康行为模式和心态。
适当运动 每天保持适量运动,并根据个人肝功能的不同情况控制运动量。运动初期,可在不影响身体舒适度的情形下慢跑,以疲劳度控制慢跑时间。
肝脾胀满可喝“升降汤”
《内经》曰“厥阴(肝经)不治,求之阳明(胃经)。”这是最早关于肝与脾之间辩证论治的经典理论。厥阴(肝经)不治,是指两层含义,一是说先治肝,如治肝无果,则在脾胃上下功夫。
历经千余年,到了东汉末年。医圣仲景提出“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这一观点,已将治肝的顺序和重点转向了脾。先治脾,肝自理。强脾就是强肝。
时间的脚步迈到二十世纪初,导师认为:“人之脏腑,脾胃属土,原可包括金,木,水,火诸脏。是故肝气宜升,非脾土之气上行,则肝气不升;胆火宜降,非胃土之气下行,则胆火不降。” 字句不多,但含义颇多。至少说明了三层关系。脾胃关系,脾肝关系赫胃胆关系。
一 脾胃关系------升降关系。脾和胃的关系,用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翘翘板。一头重,一头轻,总是倾斜的。向下的一头是胃,向上的一头是脾。胃气重,要降;脾气轻,要升。一轻一重在倾斜中达到平衡。这样一平衡,脾胃就平安无事了。很多人都有胃病,固然与胃直接相关 ,但脾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胃气不降,多半是脾气不升。升降汤中有四味药是升脾气的,有六味药是用来降胃气的。这也是升降汤的来历。
二 脾肝关系-----同升关系。也用个例子来说明。就象群控电梯。两部可升的电梯的开关在脾的手上。脾气升,则肝气自升。升脾气就是在升肝气。
三胃胆关系-------同降关系。也用电梯来做比喻,停在半空中的两部电梯,一部代表胃,一部代表胆。胃气不降,胆火就不降。也就是说,胃气掌握胆火,胃气下行,胆火自降。
听广西巴马百岁老人讲养生秘诀,其实就两字--------活动。实在是高明。活就要动,动才能活。人是活的,脏腑也是活的,活则动也。升降乃活动的一种,该升就升,该降就降,升也健康,降也健康,生也平安,降也平安,岁岁平安。
附:升降汤 野台参(二钱)生黄(二钱)白术(二钱)广陈皮(二钱)川厚朴(二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细)知母(三钱)生杭芍(三钱)桂枝尖(一钱)川芎(一钱)生姜(二钱)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